2025年最新消息!邢台市准备征收高达500亩土地,补偿款高的离谱!

发布时间:2025-05-22 21:28  浏览量:34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邢台市近年来以"古城保护与现代建设并重"为原则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市住建局2025年4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20年启动"城市面貌提升三年行动"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412万平方米,涉及襄都、信都等5个区的189个征收项目。其中2024年完成征迁量达1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达到历史峰值。在襄都区西门里街道,有着60年历史的顺德路片区已完成整体拆除,这片占地28.5公顷的老城区将建设成为冀南数字经济产业园,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后可容纳150家科技创新企业。

补偿标准实行"三区五类"差异化方案,中心城区住宅基准价从2020年的6800元/平方米调整至目前的10800元/平方米。针对70年代前建造的砖混结构房屋,额外给予22%的历史建筑补偿系数。征收档案显示,选择产权调换的居民中,81%实现了居住面积提升,户均增加20.3平方米。信都区中华大街街道的拆迁户张建国告诉记者:"我家65平方米的老房子置换了92平方米的电梯房,还获得6万元搬迁奖励金。"

征收过程全面推行"阳光征收"信息化平台,所有评估结果在社区公示栏和政务服务网同步公开。2024年行政争议案件同比下降53%,平均签约周期缩短至19个工作日。在任泽区改造项目中,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对478栋房屋进行三维建模,面积认定准确率达99.8%。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全程监管",去年通过银行代发系统支付补偿金58.6亿元,未发生一起资金滞留情况。

民生保障措施细致周到。全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过渡房源726套,为特殊困难家庭发放临时安置补贴共计2860万元。在开发区东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4个流动医疗点服务搬迁群众。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因拆迁转学学生仅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0.55%,所有项目配套教育设施均实现同步规划建设。

产业转型与文脉保护双轨并行。原邢台冶金厂地块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引入42家文化企业,预计年产值达25亿元。发改委报告指出,城市更新带动社会投资增长32.5%,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完整修缮了15处明清时期古建筑,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率达100%。自然资源局监测显示,通过拆违补绿,中心城区绿化率从31%提升至38%,新建10个社区公园全部利用拆迁腾退空间。

社区治理创新"邻里帮"服务模式。民政部门培育了36个社区自治组织,南和区贾宋镇设立"老乡贤调解室"化解矛盾纠纷。最新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居民对改造工作的满意度达94.1%,较政策实施初期提升27个百分点。随着沙河市桥东街道最后一片城中村完成拆除,邢台市提前十个月完成省定改造任务,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提供了"古今交融"的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