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蒲城人的庄里情缘

发布时间:2025-05-21 17:43  浏览量:17

文/卢树刚

庄里镇因唐代名将李光弼庄园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素有“西京雄镇”之称。其人文美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赞美称道,留下许多诗词美文,其中不乏县域外者。一次偶然机会,发现有蒲城人何宝书所作关于富平庄里的两首诗,于是欣然抄录下来,以飨众人。

《蒲城县志》(1993版),除了“何宝书《讷斋诗钞》3卷(一作《讷斋诗集》)”外,再没有其他相关论述。民国三十七年(1948)《蒲城县志稿》,载有:“何宝书,字痴古,号讷斋,岁贡生,安乐坊人。”“伉直慷慨,博览群书,饱经世故,时有不平则鸣之作,成就后学,桃李盈门,著有《讷斋诗草》,周政伯为其作序,已刊行。”安乐坊即今蒲城县桥陵镇五星村一带。又据《清岁贡生讷斋何先生墓志铭》中记载,何宝书(1841~1920),“戊午五月九日,镇城失守,先生变服以出,三迁至富平道贤镇庄镇杨君纪五办团地,匪不敢犯先生寓,破屋中残书数卷,晏如也”。戊午年即1918年,这年夏天何宝书因匪患迁至富平县道贤镇庄镇村。期间曾去庄里镇,深感于当地人文美景,遂赋诗两首。这两首诗在其著作《讷斋诗草》里没有收录,是由与何宝书1918年一起在到贤避难的蒲城县高阳镇清泉村人陈伯屏所抄录。

其一《秋日即景》作于七月二十三日,全诗为:“野园千树日瞳眬,若遇风来更疏通。待至霜寒雪落后,芳名佳果满城中。柿成作饼有神行,远迩久传庄里名。毕竟味甘天造就,腊天齐唱卖饼声”。

这首诗以柿子为主题,通过描绘柿树从繁茂到丰收的过程,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意美。首句“野园千树日瞳眬,若遇风来更疏通”以春日柿树的繁茂起笔,“瞳眬”形容阳光透过枝叶的朦胧美,而“风来疏通”则赋予动态生机。颈联“待至霜寒雪落后”转向秋冬,柿子成熟时“芳名佳果满城中”,形成从生长到丰收的完整画面。后四句聚焦柿饼制作,“毕竞味甘天造就”强调其天然甘美,而“腊天齐唱卖饼声”以市井叫卖声收尾,生动展现民间生活场景。全诗以柿树为意象主轴,融合四时风物与民俗烟火,语言明快而意蕴深厚。既延续了古典诗歌中“柿红霜叶”的审美传统,又通过市井生活的白描,赋予柿子以鲜活的生命力,堪称一首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佳作。

另一首《咏胡励生司令》作于七月二十五日,全诗为:“揭竿起义独称雄,军令严明见古风。不爱钱财偏爱士,关中人尽望成功。安良除莠有先声,不拂黎民半点情。俨与前朝名将并,当今第一鬼神惊”。

这首赞颂胡励生(胡景翼)司令的诗,通过对比古今名将的风范,突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爱民如子的品格。首联开篇以“揭竿起义”点明胡将军起兵反抗的壮举,“独称雄”凸显其非凡胆略;后句赞其治军严明,颇具古代名将之风。两句奠定全诗豪迈基调。颔联刻画胡将军轻财重义的品格,“偏爱士”体现其惜才之心,而“关中人尽望”则以百姓拥戴侧面烘托其威望。颈联聚焦其保境安民之绩,“安良除莠”彰显除暴安良的决断,“不拂黎民”则强调对百姓的体恤。尾联以古今对比收束,将胡将军比作前朝名将,而“鬼神惊”极言其威名之盛。全诗语言刚健,用典自然,既吸收乐府诗的雄浑气概,又融汇边塞诗派的建功情怀,塑造了一位兼具武略与仁德的将领形象。诗中“古风”“前朝名将”等词,巧妙勾连历史与当下,凸显胡将军超越时代的英雄气度。

无意中发现何宝书赞美庄里的两首诗,并做一简要赏析,以期引起共鸣,来体会一个蒲城人的庄里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