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介:《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7  浏览量:39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潘富俊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中国文学从《诗经》始,乃至楚辞、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植物的意涵与寓意组成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诸如楚辞中的香草香木与君子、恶草恶木与小人,都给予了很深沉的情感在上面。从来,中国文明先是自然的,从知自然而知自己,从知自己而知人世,从知草木鸟兽虫鱼的生态而知人世的安乐苦思。于是才能生出对永生不灭的世的亲好。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还原了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可以说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等,不但可以增广知识、博物致知,更是在亲近古诗词的同时,感知草木生命的脉动,原来一切皆是有情,①从而对于天地万物生出敬畏。

《列子》有句曰:“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②人与自然的一体,在于对天地草木万物的慈悲、友爱,在于一个人的忠恕仁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诗人。而本书的作者,作为一位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科学家,在梳理、解读文学与植物“缘情体物”的微妙关联时,③也隐喻了一个民胞物与的博大情怀。④

芙蓉原指荷花,即所谓“出水芙蓉”;有时也指木芙蓉。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盛夏开花;木芙蓉是木本植物,属落叶性灌木,秋天开花。凡诗词内容所言,属夏季景观或水生植物,则所言之“芙蓉”当为荷花。另外,荷花一般一节着生一朵花,偶尔会出现同一节两朵花,古人视之为吉兆,称为“并蒂芙蓉”,如杜甫《进艇》诗句:“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⑤诗中所指即荷花。

凡诗意可判断所描述为秋季景观、木本植物、生长在岸上,且和菊(黄花)或桂同时出现者,所言之“芙蓉”当为木芙蓉,如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⑥已言明此“芙蓉”为“嘉木”,指的是木芙蓉。

“兰”是指有香味的植物,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植物。但是在唐代以前绝大多数的兰,指的却不是后世所习见的兰花,而是作为香料使用的泽兰。

儒林斋主简注:

①佛教用语,梵语sarva-sattva 或sarva-bhu^ta。《大般若经》卷五七八:“一切有情无所有,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有。”指具有生命之一切众生。又作一切含识,一切众生。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类、天道等。有情,或译为众生。

② 出《列子·说符》:“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③ 出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缘:因。体:描写。抒发感情,描写事物。

④ 出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⑤ 全诗为: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⑥ 全诗为: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按:参考了百度百科、“中国基本古籍库”等)

作者简介

刘相美,河北昌黎人,编审,文学博士,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大学期刊社社长。曾任河北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工会主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日报社专刊部主任(援疆)、河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从事出版工作20余年,荣获20余项各类国家级、省级图书奖项。个人先后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柔性援疆专家人才”“燕赵文化名家”“河北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好编辑”“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及“省直青年岗位能手”“鲁迅文学奖优秀编辑奖”等。荣获河北省社科奖二等奖1项,主持中宣部专项资助课题《宋词里的植物世界》、河北省社科基金资助课题《丁玲在张家口的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等各级课题多项。在《河北学刊》《出版科学》《中国编辑》《编辑学刊》等核心期刊及《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各类报纸发表论文书评50余篇,其中3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摘编。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