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否为艾叶最佳采期

发布时间:2025-05-21 02:37  浏览量:36


关于艾的采收,古今都有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采割或采摘的传统习俗。端午节正值仲夏,湿热多雨,蚊虫滋生,古代称为“恶月恶日”。艾草因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被古人视为驱除“邪气”、防病防疫的天然植物。在端午节悬置鲜艾草于门户前的习俗,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着驱邪避疫、祈求安康的寓意。



根据我们对湖北蕲春县同年份多时间段(5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多地点艾叶样品中几类药效物质的含量测定结果,各采集点样品中挥发油的含量,整体上虽没有随艾叶生长期的延长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总黄酮含量在前期是随生长期延长而递增的,于6月9日达到最高值,随后含量降低;样品中鞣质的含量也有类似的递增规律,至5月底或6月上旬达到最高值,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我们综合考虑产量这一因素,提出湖北省蕲春县一带的艾叶,以6月上旬为最佳采收期。

由于我国南北不同地域的气候及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南方地区艾草的生长发育要显著早于北方,其采集时间应提前一些,而北方地区则应比湖北一带延迟约一两周时间。更准确地说,不同地区或不同海拔高度所产艾叶的最佳采收期,应通过多时间段与多批样品的实验研究结果,结合产量因素,按公历日期来确定。如果一定要考虑哪些年份可否在端午节采收的问题,各地区应结合具体年份端午节所对应的公历日期。采收之前,应根据天气预报,确定在一段晴好天气进行采集干燥,确保药用艾叶的品质。

以上所述的最佳采收期,是针对以药效成分为基础的药用艾叶而言的。对于用作灸疗制品(艾条、艾炷等)的艾叶,尤其是一年采收2茬左右者,由于艾叶中化学成分的含量高低与灸疗效果并无明显关联,艾灸疗法的疗效与保健作用主要与艾条(艾绒等)点燃后产生的温热效应等相关,因此采收期可适当灵活。不过灸用艾叶的采收,也应十分重视其生长周期。以生长时间过短的多茬次艾叶加工制成的艾绒及艾条,其灸疗效果无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