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素怀朴,回归书匠本心——平凉市崆峒区红旗街小学“素教”课堂实践探索纪实
发布时间:2025-05-12 11:04 浏览量:9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教育新时代,红旗街小学以"素教"为舟楫,在传统与现代的智慧交融中探寻育人真谛。自推行“素教双日”特色实践以来(每周二、五上午实行纯黑板教学),教师以匠心研磨课堂,学子在墨香浸润中成长,构建起"双板共融"的生态课堂新范式。
执守本真:让教育回归“慢”智慧
当电子白板成为课堂标配,我们始终铭记:教学革新不应削弱教育的温度。学校创新实施“30+10”课堂公约——除素教日外,教师每日白板使用限时20分钟。这不是技术的倒退,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清醒认知:一支粉笔书春秋的从容,一尺讲台话古今的专注,正是教师专业功底的试金石。在精心设计的板书间,在层层推导的演算中,知识的脉络如春蚕吐丝般自然舒展。
张弛有度:构建课堂生态新平衡
多媒体教学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但过度炫目易使童眸迷失。我们深谙:语文课上,动画再精彩也替代不了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涵咏体味;数学推导,课件再便捷也胜不过师生同步书写的思维共振。通过实证研究,素教课堂的学生专注度提升37%,视力疲劳指数下降29%,这份“加减法”不仅体现了对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尊重,也证明了“素教”课堂的实践价值。
墨韵传薪:书写教育的美学密码
三尺讲台方寸地,一管霜毫大文章。当教师以楷书之正示范"横平竖直",用行书之畅演绎”文脉流转”,汉字之美便悄然种进童心。数学教师手绘的思维导图,英语老师创意的单词树,这些会呼吸的板书既是教学智慧的物质载体,更是"以文化人"的美育现场。
教育,终归是人与人的温暖相遇。红旗街小学以"素教"为支点,撬动"技术理性"与"人文情怀"的平衡之道。当电子白板遇见木质黑板,当数字资源邂逅手写笔记,我们正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真正的教育创新,不在于工具的新旧,而在是否守住了育人之魂。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之本,创新教育方式,为培养更多英才而不懈努力。
编辑:杨利娅
责编:牛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