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之金不换六句

发布时间:2025-05-10 23:19  浏览量:19

图片来自古韵翰林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出自《商君书·更法》,意在告诫人们做事若犹豫不决,难有成就。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正是此理。项羽在鸿门宴上优柔寡断,放走刘邦,终失天下。反观商鞅,坚定变法信念,排除万难,使秦国走向富强。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诸多选择,若瞻前顾后、疑虑重重,只会错失良机。唯有果敢行动、笃定前行,才能收获成功,创造不凡。

图片来自古韵翰林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出自《商君书·更法》,意为愚笨之人在事情成功时仍不明所以,聪慧之人却能在事情未萌芽时预见。三国时,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刘备规划战略蓝图,此乃智者见于未萌。而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刚愎自用,错失良机,最终大败,恰似愚者暗于成事。这警示我们,要培养敏锐洞察力与前瞻性思维,不做“事后诸葛亮”,在纷繁世事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

图片来自古韵翰林

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出自《商君书·更法》,道出多数人弊病。常人习惯旧有模式,不愿改变,如晚清闭关锁国,沉醉旧制终致落后挨打。学者易困于所学见闻,缺乏创新。《礼记》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在变,若因循守旧、拘泥旧知,必被淘汰。我们应打破常规束缚,不被旧习与旧知局限,以开放心态接纳新事物,才能与时俱进,开创美好未来。

图片来自古韵翰林

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出自《商君书·更法》,意为反对古法者未必应受非议,遵循旧礼者未必全正确。商鞅变法,摒弃旧制,推动秦国崛起,可见反古能创新局;而晚清恪守旧礼,闭关锁国致落后挨打。《毛选》也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代变迁,一味守旧会阻碍发展,勇于突破、因时变革才是正道。我们当以开放心态,权衡古今,不拘泥于古礼,积极探索新路径。

图片来自古韵翰林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出自《商君书·更法》,此观点有其保守一面。古时商鞅便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时代变迁,若一味遵循旧俗、守着旧法,社会难以前进。如晚清因循守旧,拒绝变革,终致落后挨打。而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皆因适时变法而兴。我们应明白,唯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育与制度,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实现长治久安。

图片来自古韵翰林

说者成伍,烦言饰辞,而无实用。”出自《商君书·农战》,意为说话的人众多,言语繁琐虚饰,却无实际用处。这与赵括“纸上谈兵”如出一辙,他夸夸其谈兵法理论,却无实战能力,终致兵败。《毛选》强调“实践出真知”,只说不做、空谈理论,不过是空中楼阁。在生活中,我们应摒弃虚言,以务实态度做事,用行动代替繁言,如此方能有所成就,避免陷入无用的言语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