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海楼诗话精要|胡喜成

发布时间:2025-05-10 07:10  浏览量:10

啸海楼诗话精要

胡喜成

一、『诗讳.含神雾』曰:“诗者,天地之心。”『文中子』曰:“诗者,民之性情也。”由此言之,诗者既合于天,亦合于人。其天人之间,所用大矣。其所谓“诗言志”者,即孟子“文、辞、志”之说之所本;至于孔子言“诗无邪”,则是“发乎情,止乎礼义”之所本。宇宙常存,人有情有志,则诗日出而无穷。虽未必能超唐迈宋,正不必耽心诗被唐人作尽也。

二、古人既曰风雅,又曰风骚。龚定庵曰:“庄骚两灵鬼,入我肝肠深”,乃自道其诗法也。其风雅见于『诗三百』,而骚见于『楚辞』。诗如江河,有源有委,溯流而上,所见必多奇景,今人学诗,于此岂不三思耶?

三、中国最大诗人,曰屈陶李杜。灵钧尚矣,而渊明自然,隐于造化同功;太白则天发英才,千古独步,四大家皆閟其门户,无迹可寻。惟少陵稍露门径,为后世所宗法。然少陵之所以为少陵者,以其少陵之真也。而今人不学少陵之性情,独学其技法,不知其所得者几何?

四、世有直接知识,有间接知识。人每得于直接知识者少,而得于间接知识者多,故人需读书。杜少陵曰:“读书破万卷”,言读书须多也;而李太白言:“猎微穷至精”,则不但读书须多,亦须读精读透也。如此,方能“下笔如有神”,不求诗佳而诗自然佳矣。

五、作诗不能无法度,而此法度为活法不为死法。『庄子』曰:“颜回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此学而不化之谓也。若学而能化之,则自与夫子一道奔逸绝尘矣。故李太白之诗,人或曰其无法度。论其实,其无法度乃圣于法度者。故曰至法无法,至誉无誉。

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诗文艺术,无论欣赏与创作,皆为一种极为高雅之精神活动,其能生出一种愉快情绪,殆无疑问。李太白诗云:“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其创作之高度愉悦情景,如在目前。贾长江以苦吟著称,作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而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一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二句在唐诗中并非上乘,而长江得之艰难如此。可见诗才之高下,其去非道里可计也。

七、唐卢延让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后人每引之作为写作态度严肃或炼字炼句之典型。然诗之佳者与造化同功,虽极尽人力而归于自然。陆放翁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之谓也。如此,便非一意锻炼所能到。故锻炼仅为写诗之一技,非可倚为必然之道也。

八、诗美有赖于客观,亦不能离于主观。若能离于主观,则万物于美应有同识焉。然『庄子』曰:“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人鸟兽鱼之中,谁得其真赏欤?陆放翁为子言学诗之法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此言是也。然此为诗内功夫已成者言之。若诗内功夫未成,其诗外功夫亦不足恃也。

九、李杜为有唐一代照耀夜空之双子星座,然两人诗风绝不相同,天负地涵,横绝古今。昔人言杜少陵诗,十首以下难入;李太白诗,百首以上易厌。今诗社林立,诗刊遍地,报纸网络,浩渺难穷,然其所刊诗,则难论矣。读其一二首,即可知其水准之高下,安用读其十首百首耶?

十、民国时名人,每多言诗词曲之解放。然诗词曲一解放,则不为诗词曲矣。以变质诗词曲之名,而冒充真正诗词曲之实,亦可见其不能自立门户,又不愿明言己之所不能,乃以次充上,鱼目混珠,而欲显己之高明。语曰:上上人有下下智;又言:肉食者鄙。凡自以为高明者,皆非十分高明。『老子』曰:“自知者明”。其不能自知如此,安望其能十分高明乎?语有之,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盖缘木而求鱼,南辕以北辙而已矣。

胡喜成大学学士,副编审。国内外百余家报刊发表诗词曲联赋3000余首(篇),并选入《当代诗词点评》《近百年诗钞》等多种选集,收入《郑州市志》等多家方志,多次在全国获奖,有诗入刻中国长城文化碑林,出版有《啸海楼诗词集》等。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