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寻找大学校园里的“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2024-08-26 17:57  浏览量:27

东南网8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蒋丰蔓)适逢开学之际,大学新生带着憧憬陆续走进大学校园。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1936年,刚上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曾向新生抛出了两个问题。

到大学来做什么?——是新生走进大学校园面临的第一问。记者认为,要回答好上大学做什么,首先要知道大学是什么。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该句语出儒家经典著作《礼记·大学》,通俗的解释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何为“最完善的境界”?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先生曾提出:“‘止于至善’为本大学进行之目标”,并将“止于至善”写入厦大校训。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正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过程。

大学承担着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及学生个性与人格培养的多重职责。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培养的过程中,一所大学的“文化基因”尤为重要。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一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积淀。香港中文大学创校校长李卓敏曾解释香港中文大学如此命名的原因,即中文大学是传扬中国文化的大学,他认为,“凡是大学都不可能脱离本身民族的背景。因此,中国或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都是中文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是沟通本国和外国文化的桥梁”。

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追溯到厦大选址中的典故,原来厦大最早的校址演武场曾是一处偏僻的郊野荒地。但因在地理位置上,这里“西自许家村,东至胡里山炮台,北自五老山,南至海边,统计面积约二千余亩”,广阔的空间使得厦大未来的发展能够“预有算划,庶免后悔”。演武场更是郑成功操练军队的地方。带着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心,陈嘉庚先生计划在1930年建成万人大学,1941年学生数要达到2万。若是对比彼时厦门仅12.8万人口的城市规模,便能从中感受到陈嘉庚先生以远见卓识构建一所“生额万众”的大学的伟大理想。

林文庆校长在任时,由其主持制定的《厦门大学校旨》开宗明义指出:“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阐发中国固有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1924年,《厦门大学组织大纲》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的三大任务是“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明确要求厦门大学要继承和发扬古今中文之精粹,并将其融合成为一种尽善尽美之文化,强调了对“中国固有之美质”的重视。

行走在校园间,大到一幢楼房,小到一座亭子,甚至一段曲径、一块石头,都可能隐藏着一个典故,或流传着一段佳话。若是能够细细揣摩这些典故文化,便能更好地理解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为厦门大学奠定的“爱国与大爱”的精神基石,播种下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文化基因。

实际上,许多大学的校训、校歌、校徽、建筑里,都蕴含着众多博大精深的历史典故,成为大学校园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存,更是实现一所大学对一个人“文化浸润”功能的重要载体,值得留心关注。

如今,在厦门市热门景点推荐中,除却鼓浪屿、中山路、曾厝垵等风景名胜外,厦门大学(思明校区)常年位居前列。大学对社会公众开放后,其拥有的独特人文气息成为吸引游客前来打卡的重要原因,足见一所大学的魅力更在于它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沉淀。

对于游客来说,只能从建筑、风景上一睹高等学府的风采。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大学校园是平时学习、生活的场所,更应从日常生活当中留心感受大学文化的浸润。在专业学习开始之前,更好地学习、传承和发扬大学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思考为人做事的关键一环,更是迈向文化自信,进而臻于文化自强的一种文化自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