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解密:洪昇和严绳孙(曹雪芹)的诗词比较?
发布时间:2025-05-05 16:26 浏览量:6
羁绪与留仙其一清· 严绳孙
止息知无地,羁孤叹有身。
贫来真丧我,老至转随人。
白雪他山夜,黄梅故国春。
九关犹踞虎,岁暮共沾巾。
京东杂感清· 洪升
雾隐前山烧,林开小市灯。
软沙平受月,春水细流冰。
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
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
红楼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也是属于显隐两本书的最复杂的小说,也是成书最曲折的小说,也是百年来全世界最难懂的小说,没有之一。作者的人生经历从富贵到落魄惊天地而泣鬼神,作为虚构的小说,它的文学性体现在文笔的鬼斧神工和精彩绝伦上,而作为真事隐的文本里则包含改朝换代时期真实事件的一部家族史和一部国史,表现为匪夷所思和缠绵悱恻。自从世界上有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以来,一直到小说这门文学艺术的最后终结,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望其项背。
前文论证了红楼梦的作者和增删者,其实洪昇和严绳孙都是红楼梦的增删者,按照百家姓的方法,曹雪芹的历史原型就是江南文人严绳孙,二人共同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严绳孙(1623-1702) 字荪友,号藕渔。无锡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被荐试博学鸿词,以目疾只赋诗一首,未终卷。清圣祖重其名,取为二等,授检讨。与修《明史》。与朱彝尊、姜宸英有"海内三布衣"之称。工词,人有揽香于兰畹之评。有《秋水集》。词集名《秋水词》。洪昇1645—1704 , 清浙江钱塘人,字昉思,号稗畦、稗村、南屏樵者。康熙七年国子监生。二十八年,因在“国丧”期间演所著《长生殿》斥革。晚年醉酒登船,落水死。以词曲著名,《长生殿》外,有《四婵娟》等,另有《稗畦集》、《续集》。严绳孙的词风雅正,洪昇的戏曲创作成就突出,其在戏曲领域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对红楼梦中的曲词创作也有一定影响。严绳孙与洪昇均为明遗民文人,二人同处一个文人社交圈,与纳兰性德等名士多有交集。严绳孙曾是纳兰性德的座上宾,而纳兰性德也与洪昇关系密切,这种共同的社交关系为二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和契机。二人皆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动荡,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记忆。他们在对明朝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际遇的体悟等方面存在共鸣,这些情感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并融入到红楼梦的创作中。
洪昇是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和诗人,其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洪昇的诗词风格多样,既具有雄浑豪放的一面,如《寓滇诗选》中的部分作品,展现了其豪迈的气概和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又不乏婉转细腻的笔触,尤其在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爱情的描写上,如《长生殿》中的唱词,情意绵绵,细腻入微。晚年的洪昇经历坎坷,其诗词中常常流露出沉郁顿挫之感。《稗畦集》中的诗作多作于其晚年漂泊时期,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洪昇的诗词中有大量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咏叹,见《长生殿》。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也寄托了对爱情、人生的感慨。洪昇的诗词也真实地反映了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稗畦集》中的作品多记录了他漂泊在外的艰辛生活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洪昇的诗词中广泛运用典故,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表意更加含蓄蕴藉。这些典故既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包括前人诗词名句等,增强了诗词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洪昇在诗词创作中构思精巧,善于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构思来表达情感和主题。例如在《长生殿》中,他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巧妙地融入了宫廷生活的奢华、政治的动荡以及人性的弱点等诸多元素,使作品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洪昇的诗词语言优美流畅,音韵和谐,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他的唱词更是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如《长生殿》中的唱词,至今仍然被传唱。
严绳孙是清初词坛复古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严绳孙的词风雅正,多写友情、咏物、记游、咏史等内容。他的小令、中调大多能即景生情,不无自得之趣,尤工于发端,语言较为婉丽。例如《瑶花慢》中“曾过玉镜,记映冰奁,是琼钩斜路”,通过对往昔与友人欢聚的回忆,引出了思念之情。他的语言风格婉丽,如《祝英台近・春日寄怀莱阳徐公》中 “一春无此凉佳,疏帘如洗,妙无点、土花庭宇”,作者在怀人思乡的词作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环境,营造了清幽的氛围。严绳孙的诗词中有不少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怀旧之情的。如《祝英台近・春日寄怀莱阳徐公》,通过对往昔与徐公共醉的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他的诗词中也有一些咏史怀古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慨。如《水龙吟・秋日怀宛陵集中公和辛幼安韵》,作者在秋日里怀念宛陵的集中公,通过对比辛弃疾的遭遇,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严绳孙的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在构思方面,严绳孙的诗词新巧别致,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切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语言风格较为平淡自然,不刻意雕琢,但却能在平实中见真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洪升七岁能诗,十五岁就以诗“鸣钱塘”并跻身名家之林。洪升十八岁时就写出了《诗骚韵注》专著,“穷极元古,旁参博稽”,诗坛评价很高。十九岁上,洪升已成为浙中诗坛的领袖人物之一。如果二人做一个比较,当然是洪昇的戏曲写作水平高于严绳孙,但是从红楼梦诗词的显隐文本和一文两牍的角度看,严绳孙的诗词曲赋水平是远高于洪昇的。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