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罗平营下村:嫘祖桑田里的千年重逢
发布时间:2025-05-05 21:22 浏览量:11
在罗定市罗平镇营下村的晨雾里,每一片桑叶都闪烁着远古的光。
这里的风,裹着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轻轻拂过青石板路。当第一缕阳光漫过桑园,叶隙间晃荡的光斑,像极了岁月长河里浮沉的星子——千年前,嫘祖的指尖曾掠过这样的绿意;千年后,我们在桑枝摇曳中,与古老的文明撞了个满怀。
村民指尖翻飞的蚕茧,是时光织就的信笺。那些缠绕在竹匾上的银丝,不是普通的纤维,而是营下村人与嫘祖跨越千年的“心电感应”:明明是初次触摸这温润的茧,却似曾在泛黄的典籍里见过;明明是新采的桑叶清香,却在呼吸间漫过嫘祖教民养蚕时的朝露晨光。
当暮春的细雨掠过桑园,老人们坐在蚕房檐下,声音里流淌着比蚕丝更绵长的故事。他们说,每一只破茧的蚕蛾,都是嫘祖派来的使者;每一片舒展的桑叶,都是先民用智慧裁剪的春天。这些年复一年的“遇见”,不是偶然的擦肩,而是营下村人与嫘祖文化结下的三生缘——从嫘祖“始蚕”的远古走到今日的桑海碧波,从抽丝剥茧的劳作到非遗传承的荣光,每一次俯身采桑,都是对文明根系的深情触碰。
“嫘祖遗风今犹在,万株桑树化春绸。”
在营下村,桑田是大地的诗行,蚕茧是时光的琥珀。不必追问缘分深浅,且看那漫山桑树,春生夏长间早已将嫘祖的智慧刻进年轮;不必苛求聚散无常,且听那蚕房里的沙沙声响,正是古今文明在岁月深处的和鸣。
当五月的风吹过晒茧的竹席,空气中浮动的,是嫘祖文化浸润千年的暖。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双手织就的不仅是绸缎,更是对文明的守望——就像桑叶与春蚕的相遇,没有约定,却早已在光阴里写下最动人的重逢。
- 上一篇:今天,立夏!
- 下一篇:汪金林画展、藏品联展及著作发售在洛杉矶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