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4-08-23 14:42 浏览量:31
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与高校招生的枢纽,也是年轻人“三观”成型的关键一环,更是一个人人生定向定位的奠基石。与2010年之前相比,高中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充分体现了多样化办学、多样化学习、多样化成才的教育宗旨。
高中招生层次多样,优录生(提前录取)、英才班(重点班)、计划生(统一招生)、艺体生(单独招生)、国际班(计外班,类似大学的中外合作班,降分录取)遍地开花。高中教学类型多样,从普通高中(招艺术生、体育生、国防生)到中职、职高、高职高专中职部(以技能高考为主),从非文化生的插班学习到艺术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军校的独立招生,文化生、艺术生、体育生、国防生、技能高考生并驾齐驱。
高校办学也层次分明,有研究型(双一流)高校、教学型高校(普通一本)、职业类高校(普通二本、高职高专)。高校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也提供了完善的上升通道,从专科、本科到学术/专业学位硕士、学术/专业学位博士,学生各显其能,各取所需。研究生招生从统考统招的单一模式逐步过渡到统考-面试、申请-考核、直招(博)、(硕博)连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我们庆幸自己身逢盛世,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只要你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终身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何愁自己不能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然而,放眼国内教育,人们普遍感到教育的内卷已呈白热化趋势,学生累,家长累,学校也累。老师呢?学校不同,有的雄心勃勃,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志在必得,有的甘心躺平,有的硕果累累,有的牢骚满腹,不一而足。
下面,我就从高中教育的角度谈谈我的认识,不当或不足之处大家还可指正或补充。
一、高中教育的现状
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是相辅相成的,生产力在根本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同时先进的教育又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讨论学校教育的逻辑起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囿于年龄,我没有五六十年代教育的体验),我们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与现在能比吗?换一个视角,当一个国家的教育真正兴旺发达的时候,年轻人的成才途径不也是四通八达的吗?年轻人成才的越多,社会生产力是不是越发达?
真正的教育是培养有道德、有智慧的年轻人。学校教育好不好,一看它能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看它能否满足年轻人的个性发展需要,三看年轻人的成才机率高不高。 只有人才能教育人。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所谓个性一定要是基于人性(与兽性、奴性、惰性相对)的,所谓成才是指向人的社会价值的。由此来评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了科举考试的教育和当下正在发生的学校教育,是非优劣就很清楚了。同时,我们当下的家庭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吗?这个问题暂且不表。
巴黎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竞技体育对学校教育有没有启迪意义?体育界的教练说:“我们当教练是因为我们过去是优秀的运动员,而你们教育界的领导过去是优秀的教学能手吗?” 现在的高级职称、荣誉证书、论文专著等很难证明一个教师是不是优秀的教师了。 考核一个教师是不是优秀的教师,只有相关的专业人员用专业与职业的标准才能够评判,一个本来就不是真正优秀教师的领导能评判什么呢?这里其实涉及到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一所学校要办得好,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校长;第二,专业的事只能让懂专业的人去做。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高中教育的一切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处理好这两个核心问题。
学校教育其实是一个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的事业。可是,很多从事教育的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往往混淆了这样的事实:党务、政务与教育科学、教学评价,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说教与道德实践、法制实践,知识讲析、题海战术与实验操作、活动探究,学生个人的优秀、成长与团队的协作、探究,学生当前的学习力与面向未来的探究创新能力,等等。下面我以高中语文教育为例来说明我们认识上的误区。
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基本上只有三种:讲析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发现法教学。讲析式教学是最传统、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教学方式,上承古代私塾,下接当代中小学及大学课堂。这种教学方式是结论在前,由教师直接告知或推理式告知学生。启发式教学也是结论在前,但教师不明说,而是通过问答、讨论、练习、演示、实验、阅读、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向结论逼近,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法教学侧重教学结果大于教学目标,教师本来有结论,但更关注学生的结论、理据及探究结论的方式方法。2017年颁布的《课程标准》中的大单元教学以及后来提出的大概念教学、跨学科教学、项目化学习等实质上就是发现法教学。
现在大单元教学为什么受人诟病很多,难以推广?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很多老师没有单元教学的经历,如语文教学中的文体单元教学,很多老师只有单篇教学的经历,对大单元教学就更难接受了。其二,大单元教学的硬件设施很不够,如专门的学科教室、课堂上的网络与电脑以及后面要进入课堂的教学机器人等。其三,教师的惰性。很多老师喜欢啃老本,不太愿意活到老学到老,抱残守缺,难以与时俱进,对抗新课改。
语文教学形态有三类:阅读、活动、探究。在教材、课文的处理方式上,我们历来以阅读为主,倾向于单篇教学,选择文体单元教学的老师只是少数。现在进入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的迭代时期,不仅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难以理解、接受,进行课程培训的一些专家也是避重就轻,拿不出多少真正切实有用的东西,如语文学科大概念、每个学科任务群中各大单元的学习任务等。
从教材选文来看,语文大单元教学大多有主题,这个主题对情境教学有一个定向作用。换句话说,当前大单元教学、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PBL)、主题教学、情境教学的旨归是一致的。概念虽多,但我们教育教学的理念是统一的。
具体地讲,小学语文教学应侧重同一文体的单元教学,从语句、语段的学习转向语篇的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应侧重实用文语篇教学,也是同一文体的单元教学,但文言文与白话文混编,与小学不同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应侧重议论文教学、文学教育,围绕单元主题跨文体选文,文言文与白话文混编,古今中外选文混编,为高校本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中教育的未来
教育要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普遍网络化、趋向人工智能化的物联网时代,人的发展方向是追求自由、平等、公正、个性化、有自由选择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一个人认识自我、发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让他充分地占有人的本质,成为一个有社会价值的幸福的人。
未来的学校应该是社会(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网络教育相结合的学习大数据共享的学校。课程由通识(公共)课程、学科课程、兴趣课程组成,有我们现在所说的行政班和走班,类似于大学的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将是未来学校教育的重点课程。采用学分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提前选修大学课程。
作为学校教育,主要的改变在于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前的课程内容倾向于知识的传授、积累、书面上的运用,与社会生活、实际能力脱节。例如,数学、物理、化学教材中涉及到风速、加速度、化肥,但这些数据是别人给的,学生会测量、会自己配方吗?很多老师只会讲题、解题,连自己都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用非科学的方法教学科学,学生真正拥有了什么能力呢?主要会做试卷罢了。很多语文老师也只会照本宣科,没有参考答案就讲不了试卷、练习,自己从来不写议论文,不搞文学创作,却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学生听与不听差别不大,好在有练习册、试卷可弥补这种老师的不足。
分类分层教学是一直存在的。2022年秋季开始全面推行小班教学,一个行政班不超过54人。小班教学、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结合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以前有人批判分层教学,认为这是一种歧视性教育,事实上分层教学也是因材施教的要义之一。譬如英语教学,有相当多无知的网友建议取消英语课程或减少英语学习的课时,他们只看到了一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痛苦,却认识不到汉字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短板,尤其是面向科学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不懂英语怎么行呢?
未来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讲析式、启发式、发现法三种教学方式的互补,侧重于发现法教学。教学形态也是阅读、活动、探究三种形态的互补,加强个人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小班教学。教学机器人将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实现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学习数据库完全个性化,并将伴随终身。学生在学习中既可以扬长避短,也可以扬长补短,可自由选择自己的成长之路。
很多人到四五十岁就开始以年纪大为借口脱离新知识的学习,囿于固有的知识,习惯于熟知的活动,日复一日将生命消耗在信息的获取与遗忘中。首先,我们要知道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有意义,生命才有意义。第二,要区分信息、知识、技能、能力、智慧。为什么大量50岁以上的人(包括一些搞行政管理工作的人)不思进取,浑浑噩噩,而学校、医院、研究所有很多60岁以上的人还在教学、搞研究、写论文或著书立说?原因有两个:一是后者拥有专业知识或专业技术,二是后者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这样的人生差异给了学校教育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