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加速文旅产业更新“破圈”——魅力乡村乘“风”而起

发布时间:2024-08-24 20:53  浏览量:28

马蹄“哒哒”轻响,游客骑马穿梭于蜿蜒古道之上,恍若穿越古今;“有风小院”门口,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用镜头记录旅行的美好;马店陈苍号茶院中,三五游客品一壶好茶,尽享宁静与和谐……初秋,大理市太和街道刘官厂村凤阳邑旅游热度不减。

凤阳邑,一个深藏于茶马古道沿线的白族古村落,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距离大理古城仅7公里左右,但长期以来少有游客涉足,甚至一度成为“空心村”。

2023年,凤阳邑“一夜爆火”,完成了从静默古村到热门“网红”的华丽转身,“有风”效应引爆了大理新的文旅消费增长点。这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奥秘?记者进行了探访。

风起小院 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2021年5月,凤阳邑凭借茶马古道遗址及传统村落资源,成为大理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三个重点示范村之一。整合资金、汇聚资源、引进实施高质量农文旅项目……凤阳邑开启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其中,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进驻拍摄,成为村子发展的转折点。

“要拍什么?怎么拍?大家都不清楚,但只要是对村子的旅游发展有帮助,那就必须支持。”刘官厂村党总支副书记周虎彦介绍,剧组选址原来是一片涉及多家农户的荒废宅基地,面对部分群众的犹豫和质疑,村组干部积极协调,力促剧组与村民合作,建成融合村落风貌的“有风小院”,既满足了拍摄需求,又保留了乡村特色。

拍摄结束后,小院该何去何从?“项目引进来后,要持续为村里产生收益。如果新修的小院拍完就闲置,就太可惜了。”周虎彦说,面对小院闲置的难题,剧组与村集体创新合作,采取“影视IP+文旅”模式,将其转型为拍摄基地兼民宿,并设定收益回馈机制,惠及村民,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去有风的地方》在全国热播,“有风小院”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剧中慢生活。这股“追风”热潮,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文旅产业发展,剧中场景“格桑花饭店”转型为咖啡馆,“谢晓春家”变身民宿,还带动了一批茶室、餐厅、文创等乡村旅游业态落地,昔日寂静的村落摇身一变成为旅游新宠。

“电视剧播出前,凤阳邑每天的游客量也就百来人。电视剧播出后,春节、国庆等假期每天游客最多时有近万人。”刘官厂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春艳介绍,游客多了,乡村旅游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村民的收入持续增加。2023年,村集体共增收31万元,村民分红20余万元。

借风扬帆 盘活资源丰富业态

《去有风的地方》点燃了观众来大理的旅游热情,大理州借“风”扬帆,持续盘活资源、提升旅游品质、丰富文旅新业态,努力将影视剧带来的流量转化为持续的游客“留量”。

走进陈苍号茶院,古朴院落焕发新生,游客在此品茗谈笑,体验浓厚的文化底蕴与烟火气息。“第一次进村,看到的却是破败的土房和野草横生的庭院。”陈苍号茶院创始人陈瑛介绍,茶院曾是马帮休憩的马店,如今在精心修复下,日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

在茶马古道两侧,像陈苍号茶院这样的老旧院落,凤阳邑有60多个。在保留古村落原始风貌和保留场所记忆的基础上,当地积极盘活资源,坚持“有旧保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茶马古道、古建筑等进行修复,并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手艺,打造凤阳邑独特的文化印记。同时,通过“村民+村集体+企业”的合作模式,鼓励村民以老院落、集体土地、闲置宅基地等资源入股,共同推动农文旅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为提升旅游品质,大理州还投入大量资金对凤阳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历史文物修复、道路改造、环境美化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借力“影视IP+文旅”东风,凤阳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草编体验馆、陈苍号茶院、荒堂美术馆等新文化空间,咖啡馆、茶室等多元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特色经营户40多家,茶马古道特色集市摊位110多个,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体验选择。凤阳邑还进一步引进综艺节目拍摄,强化“有风”IP,为村庄旅游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一年过去,凤阳邑热度依旧,日均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商机,返回家乡开店、摆摊和服务游客。目前,凤阳邑村已有20余户农户返乡创业,1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令人欣喜的是,离乡的年轻人也回来了。”李春艳高兴地说,近两年来,凤阳邑返乡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就有20多人。

乘风起飞 文旅IP迭代更新

从“等风来”到“乘风起”,凤阳邑以其独特的“有风”IP,引领乡村旅游潮流,为大理文旅振兴铺设了创新路径。通过深化文旅领域改革,大理州不断探索“文旅+”“+文旅”跨界融合,加速提档升级文旅业态、促进消费迭代,使文旅产业不断更新“破圈”。

以凤阳邑深化文旅融合“借风扬帆”为契机,大理州全域铺开“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建设蓝图,大理市古生村“活化乡愁”、漾濞彝族自治县阿尼么村“文艺赋能”、剑川县沙溪镇“景村共富”等农文旅产品爆款出圈,2个案例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11个案例入选《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汇编》,居全省前列。

除了在空间上谋划新的消费增长极,大理州也在业态上不断探索新的消费增长点。通过精心培育“在大理爱上生活”“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四季户外运动之城”等文旅新IP,爱情旅游、艺术旅居、研学旅游等文旅新业态蓬勃兴起,目的地婚礼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到大理不仅是旅游,更是体验另一种生活”成为旅游新风尚。

同时,大理州积极规划苍山洱海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丰富温泉养生、围炉煮茶、咖啡文化、低空飞行等多元度假体验,打造“旅游+生活”的产品矩阵,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旅游休闲街区2个,进一步彰显了文旅市场活力。经全省统一初步测算,今年1—7月大理州累计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355.17万人次,同比增长9.18%;旅游总花费995.86亿元,同比增长1.79%。(云南日报 记者李丽 秦蒙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