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曾赠予外国元首的“奥运国礼”,竟藏在岳阳县!
发布时间:2025-05-02 10:43 浏览量:25
传统
扇
子
一方折扇,开合间藏尽古今工艺美学。它是传情达意的载体,亦显文人风骨。作为中国三大名扇之一的岳州扇,在岳阳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2021年,岳州扇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其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
记者见到岳州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岳军时,他正与同好分享收藏珍品,畅谈制扇心得。1976年,刘岳军出生于制扇世家,父亲是巴陵扇社创办人刘正文。自幼在制扇氛围中长大的他,18岁起便随父学艺。父亲那句 “做事做人,唯有认真”,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他30余年坚守制扇事业的信条。
从扇面装裱到原材料挑选,从扇骨制作到扇面绘画,刘岳军在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30余载的勤学苦练,让他的作品在省内外屡获精品奖项,赢得了广泛认可与喜爱。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 岳州扇的制作,是一场人与物、与时间的深度对话。刘岳军介绍,岳州扇制作技艺繁杂,共包含72道工序。其中,用带有斑点的湘妃竹制作扇骨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工作台上,锉刀、锯子等几十种工具整齐排列,仿佛在诉说着制扇工艺的悠久历史。每当制作扇骨时,刘岳军总是喜欢独自坐在工作台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将两根扇骨仔细叠放,一手拿起锉刀,专注地对着扇骨上下收边。每锉几下,他就会举起扇骨,仔细端详,如此反复,直到扇骨变得整齐划一,片片宽度不差分毫。做好的扇骨按照宽度一一散开,插上精心画好的扇面进行胶装,一把凝聚着心血与智慧的岳州扇才算最终完工。
2008年,北京奥组委将巴陵扇社制作的“奥运会徽扇”作为礼品扇,赠送给前来观赛的外国元首和贵宾。这一契机,让沉寂多年的岳州扇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时代的变迁,岳州扇作为文化瑰宝历久弥新,而传承者们也在不断探索转型与发展之路。刘岳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现代眼光审视岳州扇的传承与市场开拓。
刘岳军告诉记者:“我们家族传承制扇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现在的岳州扇,我们想更多的融入年轻人的想法。我们的扇子一直秉持古法制作,做工精湛。比如我们以岳阳中华大熊猫苑为灵感,创作了一批将梅兰竹菊与熊猫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扇子,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市场上反响很好。”
“我的心愿很简单,就是把我们湖南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带到世界,让岳州扇发展得越来越好。”刘岳军对岳州扇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从农家竹器到收藏佳品,从巴陵扇社到国际展台,这把承载着湘史脉络的折扇,正以文化使者的姿态,讲述着岳阳县故事。当非遗遇见匠心,当传统碰撞创新,岳州扇在刘岳军等传承人的努力下,正续写着新的传奇篇章。
图文 | 周昱君 刘诗棋
一审 | 叶 荣
二审 | 陈 丹
三审 | 万青昊
投稿 | yyx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