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升处级,85后严宁被查贵州5虎落马,年轻干部为何栽进糖衣炮弹
发布时间:2025-05-02 00:47 浏览量:42
五月的黔中大地细雨绵绵,安顺市纪委监委的通报文件却像块烧红的炭,烫得人眼眶发酸。
那个曾经在脱贫攻坚表彰会上意气风发的"85后"副区长严宁,此刻正被"双开"的通报钉在耻辱柱上。
说句诛心的话,若他安安分分当他的鸡场坡乡党委书记,此刻怕是正在老家院坝里侍弄他最爱的山茶花——谁料想,从乡野田埂到权力中枢不过十二载春秋,竟把清白身子骨浸透了茅台酒香。
翻开违纪清单,29.94万元的违纪所得里藏着耐人寻味的密码:五粮液空瓶在储藏室堆成小山,浪琴表盘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连平板电脑都成了行贿者的敲门砖。
最令人咋舌的是2023年7月那场上海培训,本该在党校课堂研读政策的年轻干部,竟在黄浦江畔组起酒局。说白了,权力这碗饭,吃多了容易噎着。
这让我想起明嘉靖年间海瑞罢官的旧事。彼时海大人掀翻的宴席上,何尝不是摆着价值千金的龙井茶?
古今贪腐者都爱揣着明白装糊涂,把"人情往来"当遮羞布。严宁案里那些送礼者,哪个不是掐着算盘送"投名状"?从鸡场坡乡修路工程到紫云县扶贫项目,行贿者早把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摸得门儿清。
年轻干部早节失守,倒像是给"能者多劳"的用人哲学敲响警钟。
严宁25岁任副科时,怕是连《纪律处分条例》都没读透;30岁升处级那天,组织谈话怕也只说了"大胆干"三个字。
这就好比让刚学会骑车的小伙子直接参加F1比赛——油门踩到底的快感背后,是随时可能翻车的风险。
在普定县鸡场坡乡的老茶山上,至今还留着严宁带着村民开荒的锄痕。当年那个卷着裤腿走田埂的年轻人,怎就变成了收受平板电脑的"电子贪官"?
这让我想起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清澈的河流终会混入泥沙。权力场何尝不是个大染缸?当茅台酒瓶堆满车库,当"朋友聚会"变成利益交换的暗语,初心这味药,终究抵不过贪欲的慢性侵蚀。
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12年间收受29.94万元,相当于每天往自家保险柜塞82元。
这钱要是换成百元大钞,叠起来能压弯县政府的楼梯;若是换成百元硬币,滚起来能把扶贫路的沥青砸出坑。
更讽刺的是,他落马前两个月还在主持西秀区的廉政教育大会,台下干部看着PPT里"清正廉洁"四个字,怕是都在心里苦笑。
说穿了,严宁们栽跟头不怨组织培养,倒像庄稼人把良种种在了盐碱地。基层干部天天和老板们打交道,今天收条烟说是"土特产",明天拿块表美其名曰"纪念品",久而久之,纪律的红线就变成了橡皮筋。
就像贵州山里的野杨梅,看着红艳艳,咬一口酸得人牙倒——多少干部就是被这口"酸"迷了心智。
最后抛个问题给诸位看官:要是严宁当年没当上副区长,继续当他的鸡场坡乡长,还会不会收受30万贿赂?
说白了,权力滋生腐败就像潮湿环境长木耳,与其事后摘除病灶,不如一开始就给权力套上缰绳。只是这缰绳该系多紧?是让千里马跑不起步,还是让脱缰野马乱闯祸?这事儿,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