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红楼梦》导演不要太玻璃心

发布时间:2024-08-23 03:35  浏览量:31

胡玫导演的《金玉良缘红楼梦》上映了,不出意外票房扑街了。胡玫导演很生气,认为是有人有意抹黑,还说要发律师函起诉等等。这就有点令人不解了。谁没事会专门盯着一个电影要抹黑呢?再说如果电影够好,能抹黑得了吗?

我如今也不说林黛玉选角到底气质够不够,主题把红楼梦爱情悲剧+家族破灭改写成夺家产的阴谋与爱情到底偏不偏,只从全剧千疮百孔的细节中挑三个硬伤来说一说。

一,在贾府准备宴席的时候,贾环偷偷溜进厨房,偷了一个鸡腿,厨房的下人柳嫂子就骂他丫头养的。赞美的人认为用了十几秒就交代了贾环的性格、出身等等。但是且慢,在清代礼法森严的王侯贵族之家,一个厨房里干活的下人,敢骂少爷是“丫头养的”???哪怕这个少爷是个庶出的,他的身份仍然是少爷。且不说大老爷贾赦在考作诗的时候,特别奖掖了贾环,还说将来这爵位还跑不了是你袭的呢。另外,贾宝玉出家了之后,贾政这一支的家产到底是谁继承?那必须只能最后是贾环。

想想芳官当着赵姨娘说,“梅香拜把子一一都是奴几”,气得赵姨娘当场就打她。赵姨娘也算是半个主子了,她骂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贾环几句,王熙凤都不让,因为就连赵姨娘还不配教训“少爷”。

所以你让一个厨房里干粗活的下人,敢骂少爷是“丫头养的”?就算不赏她“一丈红”,起码也得是“翠果,打烂她的嘴!”

二、贾政敢在元春回家省亲的时候,大叫一声“我的儿呀”?他得了失心疯吗?

导演和编剧看过《红楼梦》原文吗?元春回家省亲的时候,见她亲爹都要隔着帘子,而且含泪嘱咐时他的亲生父亲要怎样?他要跪着回答。而且全程都敬告贵妃保重凤体,好好伺候皇上,不要以政夫妇残年为念。元春是一个人回去的吗?见贾政的时候身边都没人吗?周围一堆太监宫女彩娥,回去后还要把她的行踪都一一告知皇家。在这种情况下,你敢让贾政去大叫一声什么“我的儿呀”?怎么着?皇帝来了也得给你认女婿磕一个?

所以,贾政是万万不敢说这个话的,回娘家的元春是代表皇家的,贾政的态度反映的是他对皇家的态度。你看看原文贾政是怎么回元春的话的?““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所以贾政对元春,那就不是父女,那得是君臣,而这正好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的“异化”。举个同理的例子,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大统为宣统皇帝,他成了皇帝之后,你让他亲爹醇亲王载沣见了他,敢不敢叫一声“我的儿呀”?

三、宝钗扑蝶,还让宝玉跟她一起扑蝶?并且还是在王夫人、薛姨妈等人的围观下扑蝶?

请注意宝钗扑蝶本身是有损于宝钗形象的。要知道,宝钗塑造的人设是经儒家道德完美塑造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子是规行矩步端庄稳重不苟言笑的,所以扑蝶对她来说才是离经叛道的。这不是现在的编剧一拍脑袋瓜,还以为是塑造青春少女形象的。

正因如此,脂砚斋还特别指出,扑蝶是见出宝钗并不仅仅是一个女夫子。但即使如此,扑蝶对宝钗而言也是很罕见的,而且绝对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儿。因此宝钗扑蝶的时候,旁边是没有人的。假如有人,她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行为。

宝钗扑蝶为什么对宝钗形象有损,笔者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可能就明白了。笔者在十几岁之时曾经和5岁的小表弟一起捉蝴蝶,在没有用捕蝶网等任何工具的前提下,笔者徒手就捉到了好多只蝴蝶,赢得小表弟敬慕崇拜。一喜之下,把蝴蝶全都装在玻璃瓶子里送给他玩。结果婶婶看到了,欣赏了一下,叫我们把蝴蝶全放生。因为这样抓的蝴蝶就算不折翅伤腿,你把它装在玻璃罐里,也是伤生,有违上天好生之德呀。笔者还是出身小家,那你要想想,宝钗可是出身于四大家族又借住在贾府。她扑蝶,别人看到了会怎么说?

而且有的红学家已经特别指出了,宝钗扑的是一双“玉色蝴蝶”,已经引申出了这是拆散宝玉、黛玉的隐喻。所以曹公已经心怀仁慈了,没有让宝钗扑到这两只蝴蝶。假如说扑到了蝴蝶,可以想见会怎样坐实了宝钗“伤生”和“当三儿”的罪名。

王夫人之所以更中意宝钗,就是因为宝钗端庄稳重,而且认为她能把宝玉规劝到正道上,现在你这部电影里让王夫人亲眼见到她跟宝玉在一起扑蝶,她还会觉得宝钗稳重吗?还会把放心把儿子交给她吗?

所以观众对这电影真的只是抹黑和谩骂吗?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有没有做做功课,了解一下清代最基本的典章制度呢?

导演是十几年前就发愿要拍这部电影的,但是认识不能停留在十几年前。要知道,观众已经成长了,他们已经经过了《甄嬛传》、《琅琊榜》等等的洗礼,对服道化和清代仪礼典章有一定的直观认识了,更何况要面对的还是对《红楼梦》原著有一定了解和心得的红迷呢?

现在早就不是比拼谁的运镜,谁的布景,谁的脑洞更大一点,那都是“术”。文化不够,那什么都没法来凑。

新的时代,水平更高的观众就是要倒逼导演努力。你要是水平超过不了你的观众,那几乎必然会引起群嘲。

而且我觉得胡玫导演也不用这么玻璃心。观众骂的是这个《红楼梦》,但是并没有否定您以前拍过的好电影。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电影每一部也是。不是说以前电影拍的都成功,现在这个红楼梦新片就一定不能失败。真要是都这样,拿破仑就不会有滑铁卢了。

反而这个失败的《红楼梦》电影,我觉得意义更加重大,它会提醒胡玫导演以及后来的其他导演,超越你的观众。你超越不了他,你就会被时代抛弃,谁都一样。

作者张惠教授:广西大学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广西大学文学院红楼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红楼梦学会会长。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