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见大运河”品牌发布!“五一”假期,欢迎来城市副中心逛书市
发布时间:2025-04-24 20:17 浏览量:40
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阅见大运河”——2025“书香副中心”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通州区发布了2025年“书香副中心” 全民阅读活动品牌——“阅见大运河”,300多位嘉宾和观众参加了活动。
区文化和旅游局、大运河文旅公司与京东图书领阅空间进行了战略签约。
作家、文化学者崔岱远和国家话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宗平,在活动上就副中心文化传承与城市历史文脉分别进行了分享,讲述自身阅读经历,鼓励读者养成读书习惯,体会读书乐趣。
活动还邀请到了多位嘉宾,分享讨论阅读空间如何引领大运河畔阅读新风尚。
全年开展“五个一”建设
活动上,通州区发布了“阅见大运河”2025年“书香副中心” 全民阅读活动品牌,正式开启全年“五个一”建设。
即完成一项指标任务、打造一系列阅读品牌、打造一个品牌书市、评选一系列书香先进代表、建设一批特色实体书店。
目前,通州区现有实体书店134家。计划借助24小时智能文化空间、住宅项目配套文化设施开办社区书店,融合文旅产业空间,融合文化产业园区、酒店、民宿、咖啡馆等业态,以“+书店”的模式建设特色书店,盘活基层文化设施。
在运河西岸、漕运码头等滨水空间,建设特色书店,全国最美旗舰书店,提升空间文化品质,打造滨水空间新场景。
力争年底前建成不少于41家实体书店,使全区实体书店达到175家,实现每万人拥有0.95家实体书店。
如何让阅读的“触角”延伸进街道乡镇?
通州区紧扣全市“一区一品”“一区多品”的工作要求,打造“一系列阅读品牌”。
挖掘张家湾漕运红学文化、永乐店捺钵文化、西集传统农耕文化等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推出“一镇一品”阅读活动品牌。
发掘推广“大家小家来通读”“阅读马拉松”“书香运河讲堂”“旧书新知”线上经典导读等系列文化活动,构建“一街一品”阅读活动品牌。
书市能为居民提供生活化的阅读场景。
今年五一期间,首次在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共享空间,设置北京春季书市副中心分会场。共设8个展区120余个展位,开展名家讲坛、图书签售、儿童话剧等2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同时将联动月亮河小镇,开办副中心书市第二会场,同步打造常态化书市——“运河书市”,在5月至9月的每个周五至周日,打造以图书销售、互动讲座、艺术展演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市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打造“一个品牌书市”。欢迎大家“五一”假期,前来打卡呀~
“
“丰富的书市活动可以吸引居民的关注,在旅游打卡的同时,提升大家对阅读的兴趣。”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戴迎春介绍,除了常态化书市,通州区还将在7至12月之间持续开展“书香京城”系列评选活动,评选“一系列书香先进代表”,以“全民阅读优秀项目、金牌阅读推广人、书香社区、书香家庭、书香机关、书香企业”六大类别,发掘具有典型意义的特色活动、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书香副中心”建设。
此外,通州区还将借助多方力量,建设“一批特色实体书店”。
将以“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多业态模式作为建设核心,打造“+书店”与“书店+”模式,结合区域内业态,扩展阅读文化空间,让副中心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打造运河西岸“全国最美图书旗舰店”
特色实体书店的建设离不开品牌的入驻。区文旅局、大运河文旅公司与京东图书领阅空间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战略签约,以深度合作共建活力阅读生态。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传统实体书店的发展需要有所创新。京东图书领阅空间项目,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西岸,探索发展的新道路。”
京东图书领阅空间总经理王鹏表示,品牌正以通州运河西岸为主阵地,塑造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左岸”,通州运河西岸的全国最美图书旗舰店,将会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王鹏介绍,
在运营模式上,旗舰店将采用“书店+文旅商体” 的全新融合模式,尝试街区运营模式。
书店内部,不仅陈列着品类丰富、涵盖古今中外各类知识领域的海量图书,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还精心设置了咖啡轻食美食区。
在这里,读者可以在墨香与咖啡的馥郁香气中,沉浸于阅读的世界,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以邀请知名作家举办签售会、开展深度的文学讲座、组织艺术鉴赏沙龙等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读者有机会与文化名人面对面交流,感受文化的多元魅力。
同时,书店还将联合周边旅游景点,推出文化旅游线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全方位阅读推广体系。
线上借助图书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专属阅读 APP 等,推送优质阅读内容,举办线上读书分享会,线下组织阅读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阅读讲座、图书漂流等活动,扩大阅读覆盖面。
“未来,我们还会深化和社区的合作,强化社区参与度,让热爱阅读的社区居民深度参与书店运营,根据社区居民的阅读偏好和文化需求,定制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与文化活动。”王鹏说。
翻开运河故事 阅读千年文化
“如果想要阅读中国,就要先阅读大运河。”
崔岱远在活动上讲述了大运河的历史脉络,从文学的角度梳理了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从《红楼梦》开始,大运河滋养了近代许多著名作家。孙犁、汪曾祺、鲁迅等作家都在著作中或多或少的提及过运河水脉,受到了运河文化的浸润。滔滔运河水,内里沉淀的尽是我们的文化。如今,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日新月异,北京城市图书馆屹立在运河北首,为古今交融的通州创造了阅读的绝好条件。”
“
同样受到副中心浓厚文化氛围影响的,还有宗平——
“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来过通州,今天再回来一看,崭新的城市风貌让我十分震撼。尤其是北京城市图书馆在内的三大文化设施,让人置身其中情不自禁的想要阅读。阅读是件很快乐的事,它能用文字把独处的时间化为能量,构筑我们的精神世界。”
活动上,通州摄影人安继连、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任德永、荣会非遗书店创办人宋宁颉、通州区北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曾智豪、区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魏红帅,从各自角度出发,以数张照片为线索,围绕运河上关于书的故事进行了圆桌对话。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戴迎春介绍,
通州区积极投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运河文化为根基,构建了更完善的阅读矩阵,更浓厚的尚读氛围,更具特色的书香品牌,把促进全民阅读作为提升公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