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发布时间:2025-04-21 17:38  浏览量:7

随笔人生(sui bi ren sheng)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张耀宇·文

第一次读到这段话,还是在三四年前全民抗击疫情的时候,写这段话的人是久仰大名的原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处长张林,他在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五色之翼》里,就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为题目,饱含深情地回忆了他在武威55师老部队服役时,与所在营程副政委一段跨过了岁月年轮,人生暮年仍然惺惺相惜彼此牵挂的人间真情往事。前夜打开公众号,那篇文章被置顶在了公众号的最前面,阅读量很大,从第一眼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很霸气,带有一种看透世事沧桑又有直面人生天地间的悲壮。

屈全绳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在心里记住了这句话,同时也查阅到了这是古诗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中的一句,是汉代不知名的作者。第一句写人生天地间,古人说你看天地之大,浩瀚无边,似乎永恒不变。而我们的生命,就在这广袤天地之间展开。乍一看,我们的人生好像也该如天地般漫长无尽。下一句忽如远行客,顺着说这天地这么辽阔,可我们的生命怎么如此短暂,忽然就远行去了,再也不回来。那个“忽”字,用的让人心里一紧。它不讲道理,不给你准备的时间,就这么猝不及防地降临了。就像我们的人生,你总觉得每件事我都还没准备好,怎么转眼已是白发。

曾有一段时间,我将这段富有内涵的文字记成了“人生天地间,忽然而已。”将错就错地把张林处长和营里程副政委之间发生的那段真挚的情感故事,讲给了身边的许多人听,并感动了他们。其实一句话是有出处的,只不过是我张冠李戴了而已,原出自庄子的那句话:“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啊!作为凡夫俗子人的感情是相通的,无论古今,即使帝王将相也都在感叹生命的忽然而已。

一个人来到人世间,端什么碗,吃什么饭,其实从一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早就注定好了。成长路上遇见什么人,碰到什么样的事也早已在未知的路上等着你。今年有有一句很火的话“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出自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经典台词,不仅点燃了观众的热血,更成为许多在底层打拼者的精神图腾。哪吒从被命运定义的“魔童”到逆天改命的英雄,其成长轨迹与底层人从迷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高度契合。

在我看来哪吒对抗天劫时的怒吼:“若命运不公,便和它斗到底!”这句话更加励志。然而,当我静下心来,阅读了原成都军区中将副政委屈全绳不顾八十多高龄,奋笔疾书,为当年军区宣传界的奇才张林立传,可见老将军惜才爱才之心,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一股清流。老将军在系列文中有一段写在前面的话:余身在军旅数十年,结识的老战友、老部下不计其数,但有几个人几十年后还能记得,原因是我评价一个人不看他职位多高,手里有多少钱,而是着重他在文化上的建树,在专业上的成就,是否有奋进的人生姿态,所以我这个系列的总名称叫《落潮再看腿长短——我所结识的军旅作家》。我在兰州军区宣传部时的老部下张林就是其中之一。

哪吒的故事落幕时,观众记住的不是他的三头六臂,而是那句“不认命”的呐喊,电影中申公豹的悲剧在于“努力方向错误”。连续跟读了老将军写张林处长的六篇文章,让我越来越意识到张林身上有哪吒的影子。从当年兰州军区宣传部宣传处长的位子上,经历了血染的风采后,可以说事业芝麻开花节节高,那时候我在河西部队当兵,只不过名不见经传是最基层的报道员。耳闻目染中对于他的大名,如雷贯耳,几乎每天都能在军内外主流媒体和报纸上听到看到他的大名,加上都姓张更有一种荣耀感。也是在1998年军区部队停止了从优秀基层新闻报道员中选拔提干的政策,让我们那些当年一线报道员顿时感觉迷茫和无助。

张林在高原采访

三十多年后读了张林处长的回忆文章,才知道当年主导出台那个政策的幕后人就是他,受益者后来大多成长为军区部队新闻战线上的佼佼者。令人伤感的是正当事业高峰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导致他经历了职场滑铁卢,不得不选择离开部队,去了地方自谋出路。军人的本色在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现实的残酷他没有选择屈服,拒绝了让他出任军区文工团团长的橄榄枝,毅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张林回忆说:“我一直认为,咱不会吹牛拍马,靠出苦力出成绩也能在部队干好,这个命令让我知道了,你不想跟人站队,不想趟混水搞内耗,就别想混好!”

后来,在地方自谋生路虽然艰难曲折,但最终还是有了理想中的完美结局。他没有成为电影中的申公豹,而是变成了哪吒的化身,为后辈所敬仰。

一位曾经在军内外新闻界风生水起的人,遭遇了人生路上太多的无奈后,不得不相信我命由天不由我。

人生就是这样了了,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静水流深,原来忽然之间,就这样了。

静心反复阅读《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句话有了深刻理解。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东汉末年,很多中下层知识分子离乡赴京,希望能博取个功名,实现人生价值。但是在那个门阀森严、宦官为虐、战乱频发的大背景下,要想实现这样的梦想谈何容易。

面对时光流逝、理想难酬的现实,一方面他们会迷茫,会很自然地产生“既然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所以才“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所以才“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会纠结于放弃之不甘,愤恨于世道之不公,忧戚于出路之渺然……

这首诗,就是对这种复杂心理活动的真实记录吧。(作者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