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 词牌谢池春的由来与格律及其代表作品
发布时间:2025-04-21 09:00 浏览量:16
一、词牌由来
北宋有《谢池春慢》,始词为张先作。《谢池春》始见于南宋陆游三词,三首格律相同,风格均甚豪健。调名取自南朝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宋之交的杨缇《古今词话》云:"张子野(张先)往玉仙观,中路逢谢媚卿。初未相识,但两相闻名。子野才韵既高,谢亦秀色出世,一见慕悦,目色相授。张领其意,缓辔久之而去,因作《谢池春慢》,以叙一时之遇。"调名中,"谢池"既关合谢媚卿之"谢"字,又以东晋才女谢道蕴的"谢女"之典借喻谢媚卿。调名本意即咏池边路遇谢媚卿所生发的春心荡漾。
此调又名"玉莲花""怕春归""风中柳""风中柳令""卖花声"等,朝鲜《高丽史·乐志》所存宋词内有俗词一首,甚为流畅俚俗,名《风中柳令》,均与《谢池春》相同。调见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所辑两宋之交的李石词。按:《钦定词谱》将此调名归于南宋陆游名下。然两宋之交的李石即有此调名词,故把调名归李石名下。
二、词牌格律
正体: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以陆游《谢池春·贺监湖边》为代表。
变体一: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以刘因《风中柳·饮山亭留宿》为代表。
变体二: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以《高丽史》无名氏《风中柳令》为代表。
三、代表作品
1、谢池春·贺监湖边
朝代:宋代|作者:陆游
贺监湖边,初系放翁归棹。小园林、时时醉倒。春眠惊起,听啼莺催晓。叹功名、误人堪笑。
朱桥翠径,不许京尘飞到。挂朝衣、东归欠早。连宵风雨,卷残红如扫。恨樽前、送春人老。
2、谢池春·残寒销尽
朝代:宋代|作者:李之仪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3、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朝代:宋代|作者:张先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4、谢池春·烟雨池塘
朝代:宋代|作者:李石
烟雨池塘,绿野乍添春涨。凤楼高、珠帘卷上。金柔玉困,舞腰肢相向。似玉人、瘦时模样。
离亭别后,试问阳关谁唱。对青春、翻成怅望。重门静院,度香风屏障。吐飞花、伴人来往。
5、风中柳令·爱鬓云长
朝代:宋代|作者:无名氏
爱鬓云长,惜眉山,寻乍相见,一时眠起。为伊尚验,未欲将言相戏。早樽前、会人深意。
霎时间阻,眼儿早、巴巴地。便也解、封题相寄。怎生是唉曲,终成连理。管胜如、旧来识底。
- 上一篇:南齐书 列传 卷二十六 王敬则
- 下一篇:陈其玉|同谒妈祖、共享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