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堂中文课火出圈了!
发布时间:2025-04-20 13:49 浏览量:9
汉字溯源
从图画到文字的奇妙演变
课程伊始的破冰环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焦佳佳老师通过复习词汇和展示甲骨文图片,巧妙地向学生们揭示了“汉字=图画演变”的奥秘。
比如“江”字,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仿佛看到了在水边劳作的人们,生动的画面让抽象的汉字变得鲜活起来。
随后,老师通过动态演示,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字形→意义”的关联,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汉字的内涵。
诗词朗诵
感受长江文化的千年底蕴
在对汉字有了初步认识后,学生们开始朗诵关于长江的诗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描绘出江南春天的绚丽多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展现出秋天长江的雄浑壮阔;“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则在历史的长河中抒发了对英雄豪杰的感慨……
一句句经典诗词,让德国学生们沉浸在长江文化的千年底蕴之中,也让他们对中文的兴趣愈发浓厚。
游戏互动
在欢乐中巩固知识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课堂上还设置了游戏环节。“古今配对”游戏让学生们在趣味中加深了对汉字古今写法的记忆;“长江故事”讲述任务则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讲述中体验到汉字的“跨时空沟通”能力。
实践创作
中文小卡片里的中国情
课程的最后,学生们迎来了实践环节——亲手制作“中文小卡片”。有的同学写下“学习顺利身体健康”的祝福,有的写上“我爱长江”,还有的一笔一画地学写“长江”两个字。他们将对长江的深刻印象和对中文的喜爱投入“时空礼物”箱,真正感受到了中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此次国际中文日活动,让德国汉华孔子课堂研学团的学生们在身临其境中领略了壮丽长江,共话了中德友谊,共享了中文这份“穿越时空的礼物”。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外国学生走进中文的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声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德国汉华孔子学堂研学团
▍编辑:翟佳
▍图: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