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吾家小史》一书,缺少前妻李红的身影,似乎不太应该……

发布时间:2025-04-17 16:43  浏览量:36

《吾家小史》是余秋雨一部家史传记。书分四章,从他浙江余姚故乡写起,到他母亲病逝结束。时间跨度达百余年。书中叙述了余氏家族的兴衰,也讲了自己苦难童年、读书求学、农场苦役、为官一任、遭人非议等经历。小史语言朴实、文字清新,对读者娓娓道来。

余秋雨祖居浙江余姚桥头镇,和我叶家祖居鸣鹤场古镇不远。两地山水相连,民风相近。他在书里对故乡人与自然风景的描述,我读来感到十分真切。天下巧事真多,他外公家一把红木象牙太师椅竟是鸣鹤场清末道台家的旧物。从年份来推算,这道台应该就是我曾祖叶鸿年。早先听我父亲说过,他的祖父叶鸿年在清末曾捐了个候补道台的官衔,相当于后来的副省级官员。虽说是个虚职,但出门可乘官轿。

余秋雨的父亲年轻时在上海做事,他从小随母亲在余姚乡下。在母亲的影响下,童年时就喜欢看书。后来到上海读中学时,一有时间便扎进图书馆看书。17岁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时,遇到文革风暴。在农场那段艰难岁月中,他偷看了不少禁书。

可以说,余秋雨在青少年时就嗜书如命。后来他总结看书好处是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的最好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读书,就多一份人的精彩,迟一天读书,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四人帮”猖獗时,他躱到奉化山里,在一个隐居山中的老人书屋里看了大量古今藏书。后来又在上海东北角一间简陋的小屋里苦读七年书。

余秋雨刻苦读书的回报是精彩人生。1985年,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成为中国著名散文学家、文化学者、戏剧教育家。也许是他自身问题,也许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也许是文人相轻,余秋雨曾成为有争议的文人。余秋雨在《吾家小史》书里也写到当年社会对他的非议。但他对“诈捐”、“口红文人”、“美女作家”等指责不屑一顾。

1991年7月,余秋雨辞掉上海戏剧院院长一职,独自去了少有人烟的西北高原。一年后,他写出了著名散文集《文化苦旅》。出版这本书时,余秋雨说:无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跪身,又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谢恩。他对西北高原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余秋雨在《吾家小史》用较大篇幅赞誉妻子马兰。这个比他小16岁的黄梅戏艺术家,确实长得如花似玉,也很贤惠。

但《吾家小史》书中缺少余秋雨前妻李红的身影,似乎不应该。作者仅用“缺少心智”几个字来评定前妻李红,那就更不应该。其实余秋雨和李红相恋五年,婚后生活十三年,俩人感情甚笃,並育有一女。余秋雨在书中谈到他在上海东北角陋室七年读书著书,这间陋室是他刻苦奋斗的地方,也是他和李红一起生活的地方。应该说,余秋雨一举成名的肯后,有前妻李红的一份无私奉献……

作者简介:叶在壮,男,1952年7月生,苏州老三届知青,苏州观前街‬名店"叶受和"后人之一。系苏州教育界、知青界知名书法家。

1986年南师大中文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历任苏州民进支部主任及区第十一十二届人大常委。2012年退休于苏州星港学校,系苏州市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

书法方面,幼承家学,临池不辍。及年长,又受教于书法大家费之雄、谢孝思、言恭达等,书艺渐精,在全国及省市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系江苏省文联表彰的优秀书法教师,与女儿青年书法家叶佳茂曾于望江艺术空间举办国内少见的父女书展,书法作品多次获全国及省市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