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上》89.求贤诏(刘邦·汉书)
发布时间:2025-04-12 22:05 浏览量:7
七 律(新韵)
马上英雄下马文,
大风歌罢展诚仁。
尊崇昌桓心从善,
感念天贤意长存。
帝王无种从此始,
豪杰有路纵横频。
时人未忘溺冠事,
瑕不掩瑜凭古今。
从本篇起连着四篇,分别是汉高帝、文帝、景帝、武帝发布的诏书也即公文。均选自《汉书》。《汉书》是东汉史学家、辞赋家班固父子编写的第一部断代史书。记述自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4年)共230年间的史实,也象《史记》一样分8表10志12纪70列传共100篇。
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虽起自底层,却终有天下,深知人才的重要。尽管流传他为人傲慢而无礼,曾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但他鄙视的是仅知“知之乎者也”的庸才,而对真正的人才却能惠眼识珠,为已所用。正如他在总结其所以能打败项羽而得天下时所说:“运筹惟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粮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吾所以能取天下者。”
因此,他坐上皇位后,就及时发布求贤的诏书。诏书先谈对人才的认识,“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王),伯者莫高于齐桓(公),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并指出不去发现人才,有人才也没用。
接着,以感恩之心表达求才的目的、对人才的态度,“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最后交待了各级发现推荐人才的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其有意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意思是,各级官员发现人才,要亲自拜访或接见,派专人专车送到丞相府来,并写清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一旦对发现人才而没这样做的,给予就地免职的处分。不过,年纪过大或身体不好的,就不要送来了。
区区一百八十个字,就把高皇帝刘邦求贤若渴表现得十分到位,可信度爆表。也许有人会说,这还不是御用秘书班子撰写的呗。其实不然,如果读过他的“大风歌”和对得天下的总结,还真相信此诏书应出自其亲手所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