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箱底的签名版好书,每本都可以闭眼入!

发布时间:2025-04-12 09:11  浏览量:47

一本好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由读者来定义。

在过去的时间里,一些好书因其严谨的学术视角与鲜明的问题意识,赢得了读者的关注与青睐。

为回馈这份珍贵的认可,小北特别邀请作者亲笔签名,愿这些带有作者手迹的版本,能给予爱书的书友一份独特的仪式感。

1

四时之外

朱良志 著

“四时之外”四字,

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灵魂,

蕴含着“生命超越美学”的丰富内涵,

也是中西艺术内在差异的本质方面。

第十九届文津奖获奖图书,

跟随朱良志教授一起,

读懂中国艺术独特的

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

在超越的境界中获得深层的生命安慰,

别再把自己困在日常的鸡毛蒜皮中。

2

忽如远行客

曲柄睿 著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他们不是帝王将相,

却在乱世中搅动风云;

他们出身微贱,

却敢在权贵之前谈笑用兵。

游士是智者,游侠是行者,

都是时代夹缝里的行动者。

北师大历史系曲柄睿的《忽如远行客》,

写尽了秦汉之间,

那些有胆有谋、有情有义之人。

因为充满梦想,他们永远年轻;

因为面对痛苦,他们惊人成熟。

读懂这个如流星一样璀璨夺目的群体,

翻开这部别开生面的秦汉史,

学着直面梦想和苦痛,

笑看人情冷暖和人世沉浮,

以最积极的冒险精神,

去尝试、去体验、去探索,

同时,也去等待、去忍耐。

3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王笛 著

王笛教授曾说,

“吃好一茶一饭,

就是普通人的史诗”。

这本书通过微观历史的研究方法,

从茶馆的休闲、社交、娱乐、经营、

群体、组织、秩序等多个角度,

切入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

感知民众的日常生活

以及成都城市历史的脉动

以史学家之见识、文学家之笔法,

摹写茶馆百态,

触摸成都历史的脉搏。

4

大清团练

胡小远 著

看懂团练,

也就看懂晚清何以走向民国。

在国家权力与地方势力、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博弈场中,

团练运动以其独特的历史轨迹,

促进了地方士绅权利的扩张,

改变了地方政治社会结构,

改变了地方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由团练脱胎而来的湘淮军事集团

更在日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团练是“传统国家的崩溃”和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加速器。

5

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

洪越 著

“风流才子”“有情人”的形象

是从什么时代什么文本开始的?

在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情感书写中,

婚姻之外的男女情感成为舆论的热点,

士人通过讲述和写作

来分享情爱诗歌和故事,

情色风流成为被肯定的价值。

其中的许多模式影响至今,

包括以才子佳人为主人公,

基于自由选择的两性关系,

强调双方的承诺、感情的持久等特征。

跟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追问自由恋爱与理想爱情如何发生。

6

孟子新注新译(简体版)

杨逢彬 著

训诂大家杨树达后人杨逢彬,

钟叔河先生说他

“是一个有理想家气质的做学问的人”。

一个时代的语言有其特殊规则,

杨逢彬先生不惧坐冷板凳,

运用现代语言学和计算机检索技术,

对疑难词句进行深入考证,

考证了《孟子》中古今见仁见智的

108个疑难词句问题,

不随意附会、不故作高深,

虽只有30多万字,

却是披沙拣金的成果。

这些亲签版图书你看过哪本?

分享一下你的独家阅读体会

或在留言区以图片形式晒出你的笔记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一本签名版好书

-End-

观点资料来源:市场运营中心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