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墨抒意 道进乎技

发布时间:2025-04-10 22:45  浏览量:7

张永涛

中国书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的人性归于“至善”。是养心修身之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中国书画是一门让人静下来的艺术,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这种艺术观念源自老子思想,不存在消极和积极,中国书画是笔墨语言随着观念而来的。这种观念源于古典哲学,中国画画意不画形,而书法是以形带意,书画之妙,当以神会。

李积霖作品

李积霖先生是一位造诣深厚的画家,而且在书法、文学、文艺评论方面也颇有水准。他书画相融,以画意入书,又以书法入画,造就了宏阔新异的境界。他从传统中汲取菁华,变通前人语言,自出机杼,在大黑大白的起伏中书写出天地之真精神。

李积霖作品

李积霖先生并不墨守成规,且具备着一个艺术家最可贵的探索品质。在形式上,他“不依成法”而与古人“朱蓝并妍”;在风格上,他“自我作古”而与前贤“了不相似”。他在高原生活的几十年中,感受过三江之韵、湟水之情,慧眼早具的他很早地接受了这一切。茫茫高原深埋着高原民族的智慧,是陶冶灵秀天才的地方,是博渊哲学的领地。生存的环境和与生俱来的悟性使李积霖先生勇敢而轻松地从古法中走出,大胆地消解汉字的固定结构,突破传统审美定势,使他的书法充满个性张力,带有挑战性。他一枝柔毫在手,直抒自己的直率、敏感、才能和勇力,痛痛快快地书写自己。

李积霖作品

然而,仅仅以个性张扬来看李积霖先生是片面的,他旷达的生命情怀中,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根底和学识素养,这使人想起明代那位咏《青天歌》的徐文长。徐氏不附不阿的个性表现在他的用笔上,那动荡不安的线条常常是他奇妙的感情和事世际遇的写照。和徐文长一样,李积霖先生坦诚、不假虚饰,而又能明白的直抒高明见地,因为高深的艺术修养和学问,一泄心曲,毫不阻隔。在艺术上不苟合取容,不从俗沉浮的人很少,但在这中间能见到深厚修养、文化根底的人则少之又少了。李积霖先生却两者兼而有之。

李积霖作品

李积霖先生笔底有种天然的浩荡之气,他出笔甚快。“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借用苏轼这几句诗可以形象地说明李积霖先生的态度和创作过程。他的创作,有“兴来”的冲动,有“倏忽”的敏捷,有个人情绪的自然流露,如出岫的行云,亦如顺势而下的流水,毫不娇饰之态,从而达到真情的自然抒泄。

李积霖作品

无论绘画还是书法,李积霖先生在笔墨上表现出一种阳刚气度、大书大写的人文精神。一个心胸博大的人,画不可能气弱、气短,亦不会精工雕琢,“笔所未到气已吞”是李积霖先生的惯常状态。这种审美创造的随意性与禅宗思维过程的“天往”“无缚”,有一种内在的对应关系,不粘滞于外物,不拘泥与定法。“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这点上李积霖先生表现出的是一颗天马行空般的自由之心。

李积霖作品

李积霖先生的水墨花鸟有形而上的玄涩感,又有形而下的沉郁美,追求的是“自然花鸟、浑厚华滋”的境界,是继承传统精神之后的一种探索。他的花鸟浓墨多于淡墨,求大气魄,找大气象,浓墨在淡墨之上,又有淡墨在浓墨之下。作品以大块黑白关系组合,表现一种钝厚的张力,突出自然花鸟的气象,追求一种“目不见绢素,手不如笔墨”的自然状态,求取心象的一种宽厚博大的静态美。

李积霖作品

简练,是李积霖先生写意花鸟画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他下笔寥寥,却干脆利落,明确肯定,从不拖泥带水、反复涂抹;他计白当黑,落墨总是注意留白,画面上不仅有大量的空白,而且所留空白每每表现大小、形状变化的丰富性,对比亦鲜明强烈。再则,他取材单纯,一幅作品上极少有两种以上的花卉,也极少有两种以上的禽鸟或兽虫,但笔墨所及却有以少胜多、朴中见华的象外之意。在李积霖先生看来,美学风格上的“简”不是简单,不是空虚,而是朴素中见功力,至简中见充盈的“以一当十”的审美境界。诚因心存这样的艺术诉求,并有得心应手的修为功夫,李积霖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总能给人以空灵疏朗、素淡雅洁、明媚生动的审美感受。

李积霖作品

作为修养全面的画家,李积霖先生尊重传统又紧贴时代发展脉搏,以其坚毅气质和诗性情怀在花鸟的艺术天地里耕云种月,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绘画艺术语言。他的绘画作风既有对中华笔墨传统的遵循又有对外来艺术经验的借鉴,既显出南方花鸟画家的灵活又透着北方花鸟画家的磊落,可谓融古今、通南北。

李积霖作品

李积霖先生画作,先屏气静气,用笔皴擦捩转,随意生发,浑厚而浓郁。正是这种别开生面的笔法,产生了另一种朴浑厚重的韵致。笔墨生气韵,气韵驱笔墨,以笔墨运气而得势,所谓的精彩就是所生发出来的“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李积霖作品

古人以“师造化,得心源”,艺术创作讲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中国书画之根本亦即在于求道和悟道的过程。来得以其朴茂的笔墨、无限的意趣,达到艺术表现的自由,与古人所谓“脱化之境”,本质同一。大地是神圣的,自然是永恒的。大音希声、一默如雷等词语都在说静的“空”与静的“纳万境”和“无尽藏”。李积霖先生的书画少有人迹,甚至少见草木,但可神游,他经营出了静穆空寂的宇宙空间,这正是东方古典哲学下的花鸟艺术至境。

墨海由心道,法度去前规。李积霖先生在文学方面也突显出独特的悟道,他在文艺评论的独到见解让人折服。他在文字与瀚墨的天地中,尽情地驰骋着,尽情地书写着天地之造化,自然之生机。有理由相信,像李积霖先生这样,从传统中走来却又不为传统所缚的艺术家,一定能为青海笔墨艺术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由中华传统文化派生出来的笔墨艺术永不穷尽。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