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认真参通此理,心行才会转变,只怕你们轻心听过去
发布时间:2025-04-10 17:00 浏览量:7
对我来讲,心情的沉重是每次上课都有的感觉。连普通上课也一样,生怕对不起别人,耽误大家的时间、精神,自觉应该有一点贡献给大家,怕自己讲得不好,或者大家没有听懂,或者没有心得,这是很罪过的事。一般人把它当成客气话,那是你错了,这是很诚恳地说哦。换句话说,一个修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觉得对不起人,尤其学佛的人,早晚功课都念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上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所谓国家就是社会,我们生命活着同这四种都有关连,所以要上报四重恩,否则欠的账怎么还?除了父母以外,整个的社会国家对你都有恩惠。下济三涂苦:对于地狱、畜生、饿鬼最苦难的众生,怎么帮助他们。
所以我讲学佛这个心情,要真的有这个发心,不是嘴里念的。你们怎么样我不知道,在我是随时觉得难受,一直到八九十岁。有些同学跟我身边久了,常常听到我一句话:“唉!活了八九十岁,活着干吗!有什么用!对这个世界没有贡献,这个生命白活了。”同学跟我久了,听到只好笑一笑,或者不笑,好像变成我的口头语,但是在我的内心不是口头语。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大家想想看,一个人活在世上,哪里有不求人的呢?我们每天都在麻烦别人。生下来靠父母带大,就是在求人,求父母呀!一路长大都在求人。所以佛法要你报四重恩。我经常想,一个人活着,要妨碍很多人,当然也是大家彼此牺牲才能活下去,学佛要把道理参通,才能起菩萨行。不要以为什么都不管只管自己就对了。
你在这里有很多人供养你呀!什么人把环境弄得干干净净的呀?什么人出的钱呀?你何德何能来吃这一碗饭啊?你要把这个想清楚,不然你学佛,来生恐怕会变成一个糊涂蛋。你这样能往生吗?假使你往生了,我也一把就把你抓回来,你账还没有还呢!怎么能往生?要注意啊!禅定功德是消极的。
我是跟你们讲道理,不要认为是在骂人;如果你认为是骂人,你观念就错了,你就造了业了。我不过严重又慎重地将理告诉你们,学佛要参通,不然学什么佛呀?讲很严重的话,是怕你们轻心地听过去,以为只有什么八识啊、般若啊才是佛法;一百个识也没有用!因为你不认识就没有用,千万要注意。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出身于温州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自青年时代立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志向后,南怀瑾先生讲学六十余年不辍。他以“经史合参”的方法,讲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典籍,讲解不受教派、门户的限制,打通各家学说,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又每每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轨,让人受益匪浅,深受海内外各界各层次读者的喜爱。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是由南师子女、社会贤达、众多弟子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求真、求实、求信的理念,与社会大众共同分享南怀瑾先生的智慧。
内容简介:
南怀瑾先生关于《史记》重要篇目以及司马迁写史之深意的讲述,透彻而珍贵,对于现代人认知中国历史乃至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对于南师讲述史记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介绍司马迁写史的独特奇绝之处;第二章对于史记重要篇目的解密阐述;第三章介绍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史。本书方便传统文化爱好者更加深入地领会《史记》背后的深刻见解,更深层地领略读史的重要意义,且能古为今用,提升智慧洞察力。
关注我们
- 上一篇:胖东来终于来真的,要索赔100万
- 下一篇:泰戈尔经典诗歌《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