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下葬是“平地起坟”,有啥讲究?堪舆家发现其祖坟问题
发布时间:2025-04-08 07:06 浏览量:7
中国古代先人对祖坟一事极为看重,这份看重,很大程度上关联着对风水的笃信 。
时间步入近现代,即便到了民国时期,有关祖坟与风水的各种说法依旧甚嚣尘上,甚至在近代不少要人名家身上,也能看到其迷信的影子。
以袁世凯为例。
想必网友们都清楚,袁世凯作为中华民国的首任大总统,对中华传统国学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风水领域,也秉持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然而,由于对风水过度迷信,袁世凯曾做出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
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当属-白朗起义-。
1912年,河南的白朗、李鸿宾、宋老年等人发动了这场起义,其目的便是反对袁世凯的统治。
遗憾的是,1914 年,白朗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
在镇压白朗起义的过程中,袁世凯对风水先生的话深信不疑。
风水先生建议他挖掘位于如今河南宝丰县境内的白朗祖坟,声称如此便能打压白朗起义军的气势,袁世凯照做了。
袁世凯为何对风水先生的话言听计从?归根结底,是他对自己的统治地位忧心忡忡。
据说,白朗的祖坟所处之地,与东晋名臣陶侃的祖坟一样,都是-牛卧宝地-,有传言称此地会出极品贵人。
1912 年3 月10 日,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便下令解散国会,妄图恢复帝制,还将年号改为-洪宪-。
从这方面来讲,袁世凯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
但他的皇帝梦极为短暂,仅仅83 天,就被迫取消了帝号。
事实上,袁世凯称帝之举颇为隐秘,并未举行正式的公开登基仪式。
年号-洪宪-也只在内部流传,对外依旧宣称是民国。
这一观点,得到了现代部分支持袁世凯学者的认同。
对于袁世凯称帝失败、皇帝梦破碎的结局,一些好事的风水先生为其分析,将原因归咎于他祖坟的风水出了问题。
至于祖坟风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不过,在袁世凯被清廷削职前后,民间倒是流传着一些关于其祖坟风水的传闻。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 年),对晚清政局影响深远的慈禧太后病逝。
此后,袁世凯在官场开始走下坡路,被解除官职,无奈之下,只好回乡养病,在河南安阳隐居了三年。
在隐居期间,迷信风水的袁世凯找来风水大师,为自家祖坟-诊断-。
风水大师勘察后表示,袁家祖坟乃是真龙结穴之地,绝佳无比,贵不可言。
但也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龙身受制,气脉受阻-,这导致袁世凯官运不畅。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风水先生给出的办法是,拆除祖茔地周边的所有围墙,并称不出三年,袁世凯必定会飞黄腾达。
袁世凯对风水先生的话深信不疑,随即命人拆除了祖茔地的围墙。
说来也巧,三年后,袁世凯真的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当上了-皇帝-。
不过,这件事并未见诸正式记载,极有可能是风水师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编造的。
这种自我吹嘘的行为,在中国古今堪舆圈中屡见不鲜。
实际上,袁世凯官场受挫,是因为他与醇亲王载沣之间存在矛盾。
载沣摄政后,自然要整治他,将他排挤出去。
尽管有关袁世凯祖坟风水的说法充满迷信色彩,但不可否认,袁世凯确实对墓地风水深信不疑。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袁家在当地算得上是名门大户,其家业主要由他的叔祖袁甲三奠定。
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凭借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积累了财富与权势。
袁世凯在家中并非长子,而是第四个孩子。
他的生父袁保中生前并无太大成就,仅捐了个同知的官位。
袁世凯出生当天,袁甲三寄来的家书恰好送达,信中称与捻军作战取得胜利。
袁保中灵机一动,想到了-凯-字。
由于孩子在-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的家族辈份中属于-世-字辈,于是为其取名-世凯-。
因为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没有子嗣,袁保中便将刚出生的袁世凯过继给了他。
因此,袁世凯是由养母牛氏抚养长大的。
养父袁保庆对袁世凯悉心培养,使得他日后有所成就。
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袁世凯是项城人,为何死后却葬在安阳?这同样与风水问题有关。
袁世凯隐居的三年,并非在老家项城。
被削职后,袁世凯称病回到河南,起初隐居在卫辉府的汲县,后来又来到彰德府(今安阳)的洹上村。
在洹河边,他过上了悠闲的赋闲垂钓生活。
在此期间,袁世凯还创作了不少诗文,其中《自题渔舟写真二首》这样写道: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
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在这期间,袁家在卫辉、彰德购置了大量土地。
其中,太平庄的一块地,被风水先生认定为-牛眠之区-,也就是风水宝地。
袁世凯去世后,他的长子袁克定坚持将父亲葬在此地,而非项城的祖茔地。
袁世凯的陵墓,称作-袁林-。
这座陵墓原本计划仿照明陵建造,后来设计成了中西合璧风格的-帝王陵-。
陵园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采用明清帝陵的建筑风格,后半部分的墓园则融入了西洋建筑元素。
这一设计理念,对后来南京孙中山陵墓的设计产生了影响,中山陵同样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袁世凯墓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了-平地起坟-的方式,而非传统的深挖地宫。
陵墓使用日本进口的钢筋水泥,在地面浇筑了一个极其坚固的墓室。
1966 年运动开始后,人们始终未能挖开这座墓穴,原因就在于此,最终只破坏了地面建筑。
-平地起坟-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着风水方面的考量,据说这样做不会损伤地脉。
民国时期的《续安阳县志》对袁世凯墓有相关记载:-本年(民国五年,公元1917 年)秋,国葬于洹北龙虎庄,建造陵基,东临官道,植有森林,名曰‘袁林’。
墓前置翁仲仪式,规模宏大……-
所谓的-国葬-,实际上与帝王葬礼无异。
在收殓袁世凯时,人们按照帝王的规格为他装扮,让他头戴平天冠,身穿祭天大礼服,以-大行皇帝-的礼仪将他入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