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维度”解码山东消费提振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07 11:06  浏览量:5

漫步青岛台东夜市,铁板鱿鱼的滋滋声响与啤酒杯的清脆碰撞交织成市井交响;驻足济南超然楼前,汉服少女的油纸伞与流光溢彩的飞檐斗拱相映成趣;穿行临沂商城物流园,满载货物的重型卡车如钢铁洪流昼夜不息……这些跃动的剪影,恰是山东消费市场全面复苏的生动注脚。2025年1-2月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903.0亿元,同比增长5.1%。作为扎根基层的商务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消费回暖的强劲脉搏,更触摸到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脉动。

政策工具箱的精准发力,为消费复苏注入"强心剂"。在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和快速衔接带动下,家具、通讯器材、汽车等商品消费方面,1-2月,山东限上单位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40.3%,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1%。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方面,1-2月,山东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348.9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省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6.9%,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比如淄博周村古商城,我亲眼见证"老字号+新国潮"的奇妙化学反应:瑞蚨祥丝绸将非遗技艺融入现代设计,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周村烧饼开发低糖养生系列,电商渠道销量同比激增180%。这些数据背后,是传统消费提质与新兴消费扩容的双轮驱动。

市场主体的创新突围,正在重塑消费供给的"坐标系"。海尔集团建成全球首个5G+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定制化家电产品交付周期缩短30%;潍柴集团布局氢燃料电池重卡,在港口物流领域形成清洁能源应用闭环。基层调研时,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创业者告诉我,他们通过"跨境直播+海外仓"模式,把沂蒙山区的柳编工艺品卖到30多个国家。这种供给侧的创新突破,让"山东制造"与"山东消费"在价值链上实现同频共振。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构建起消费增长的"生态圈"。全省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20个部门的82项审批事项整合为"一码通行",餐饮企业开办时间压缩60%。在威海韩乐坊特色街区,政府搭建"商户自治联盟",统一规划夜间灯光秀、联合举办中韩美食节,使街区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150%。更令人振奋的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按下"快进键",带动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快速增长,充电设施乡镇覆盖率已达90%以上。这些细微处的改变,让消费环境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当夜幕降临,烟台朝阳街的霓虹次第点亮,青岛奥帆中心的焰火划破夜空,济南趵突泉的灯光秀映照古今,这些璀璨光影不仅是人间烟火的温暖投射,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山东正以消费升级牵引供给创新,以供需适配构建发展新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书写着走在前列的齐鲁答卷。(贾记可)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