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以志为帆,以实作桨》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25-04-07 07:05  浏览量: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奋斗的征程上,二者缺一不可。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②题目自拟,文体明确;

③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④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

材料强调“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在奋斗征程中缺一不可。“志存高远”意味着要有远大的理想、目标和抱负,为奋斗指明方向;“脚踏实地”则突出要立足现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实践。立意时需兼顾二者关系,不可偏废。立意:可论述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成功。如写一个人只有先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前进方向,再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不断积累经验、克服困难,才能实现理想。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历,谈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选材构思。

本文适合写议论文。写作时可先确立中心论点,如“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然后结合名人事例进行阐述。开头:可以采用名言引入法,如“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然后简要阐述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的关系,引出中心论点。也可用生动的故事或现象引入,吸引读者注意力,自然过渡到论点。中间:可以论述志存高远的重要性: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古今中外因志存高远而成就非凡的人物事例,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高远的志向激励他一生不懈奋斗。

还可结合道理论证,阐述志存高远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引领作用,如高远的志向能激发人的潜能,为奋斗提供动力等。论述脚踏实地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正面列举像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地头,脚踏实地研究杂交水稻,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例子;反面可举一些因好高骛远、不踏实做事而失败的案例,如一些创业公司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最终倒闭。同时结合自身经历,谈脚踏实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体现和意义。论述二者结合的意义:深入分析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结合能产生的效果,如只有将远大志向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才能让理想照进现实,避免空想和盲目行动。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相结合的重要性。可发出号召,鼓励读者在生活中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去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可引用富有哲理的话语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文:

以志为帆,以实作桨

“志当存高远”,高远的志向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踏实地则是一步步迈向目标的坚实步伐。在奋斗的道路上,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缺一不可,只有以志为帆,以实作桨,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志存高远,为奋斗指引方向。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因心怀远大志向而成就非凡。周恩来总理年少时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在这一志向的激励下,他一生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成为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正是高远的志向,赋予他无尽的动力,让他在复杂艰难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高远的志向能激发人的潜能,让人拥有超越平凡的勇气和决心,不被眼前的困难和诱惑所阻碍,向着心中的远方奋勇迈进。

然而,仅有志向而不付诸行动,那志向便只是空中楼阁。脚踏实地,是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必经之路。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几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他在那间狭小的宿舍里,日复一日地演算、推理,用脚踏实地的努力一步步接近难题的答案。没有他在数学研究道路上的踏实付出,就不可能有那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浮躁、不投机取巧,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扎实走好每一步。它是一种专注和坚持,是在平凡的日子里为了目标默默耕耘。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同样需要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当我们刚踏入中学的大门,心中便怀揣着考上理想高中,乃至未来考上优秀大学的梦想,这便是志存高远。但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脚踏实地,每天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遇到难题不逃避,积极思考、请教。只有通过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无数个日夜的踏实努力,才能让我们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靠近。如果只空想未来的美好,而在学习中偷懒耍滑,不肯付出努力,那梦想终究只能是镜花水月。

志存高远与脚踏实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让我们在高远志向的引领下,以脚踏实地的行动为支撑,扬起奋斗的风帆,在人生的海洋中破浪前行,驶向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