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祀,回家抄碑文(一)
发布时间:2025-04-05 22:39 浏览量:7
4月5日,清明假期第二天。清早守店,10点多老婆换班。原计划骑车去玩,突然想起母亲的碑文,有些模糊了,再不记录下来,以后可能认不到了。
骑行以后有的是时间,但是坟墓禁忌,按土家风俗,平时在墓地少待,阴气重。清明、春节祭祀除外。
家中五姊妹,我最小、能力差,以前既没出钱也没出力,建房打碑都是大哥出钱二哥出力,现在大哥退休在外地二哥去世,我该尽力了。
修葺墓碑费钱,关键延期不了多久,日晒雨淋它终归要坏。我觉得拍照,写成图文,应该能保存很多年,而且方便身在异乡的后代查看。
对别人这些碑文无关痛痒,但是对黄氏家族,它是木之本、水之源,是自己的根,亲情血脉的延续,忠孝节义,传统美德不可丢。
吃过午饭,带上纸笔,骑车出发。清明节起,和平中路施工改造,南门峪起路段封闭,只有两轮摩托车可以放行。
从南门峪骑上人行道,出口在吉安宾馆,街道铁皮路障,蓝底白字“中德建筑”,摩的吃香。
过望乡台到高楼子组黄家溶,停车步行,东上仓顶上小路到母亲墓地,高大墓碑矗立,颜色发黑,部分碑文模糊了。
这个碑是生基碑,母亲在世的时候,1999年打的,已经24年了。当时全家人均在高光时刻,一共打了五座碑。其中母亲的三易地址,光砌拜塔就花了2万多。
坟墓位置在原薯洞后,买的三婶娘的杉木林地,500元。第一次立碑后邻居黄小毛使坏,伙同他人连夜将碑岩偷偷抬下山扔溪潭里,大哥找不到只好请石匠重打。
第二次立碑后,母亲说方位不好,吹风冷背,于是拆除重建,真的是花了不少冤枉钱。
顶龛图案驾鹤西去,横批“青山不老”,对联“千秋仰母训,万古留闺型”。
中门门额“蓬莱岛”,前饰二龙戏珠图,左右文字“一品当朝”“天官赐福”。
内侧对联“银河流光水天共一色,好鸟和鸣岁月应双清”,横批“日月争辉”;中侧对联“立德立言齐古今,用心用行诲子孙”;外侧对联“了无遗恨留闺阁,自有芳泽沐后人”。
碑文正中大字“黄母张七妹墓”,左右竖排小字“原命生于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七日亥时”“大限殁于二零一九年二月初四日午时”
孝男黄生用,媳肖寅良,孙男黄河;
孝男黄生科媳陈秀英,孙男黄准孙女黄明月;
孝男黄生学,媳张祖玉,孙女黄明星。
孝女黄生菊婿陈广政,外甥陈延兵、陈延敏;
孝女黄生荣,婿鼓清砚,外甥鼓腾飞。
右门碑文,《黄母张七妹墓葬志》
“张七妹系崇清之孙,启德之爱女,居家姊妹七人,排行最小。自幼乖巧伶俐,性情温顺善良,谦让俭朴。因时局动荡,仅求学两年。
一九四九年与黄公春元结为连理,比翼双飞,恩爱有加。婚后黄公游曳三尺讲台,广有天下桃李。张氏深明大义,独揽重任,待公婆,理家务,兢兢业业,常年不息。睦亲邻,育儿女,勤勤勉勉,语重心长。黄公病休后,更是千斤重担系一身,乘朝阳,披月光,顶烈日,冒风雪,三伏九冬,毫无怨言。张氏画莸教子”
左门碑文(接右门,上)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膝下三男二女,个个品行端庄,学业有成,正投身于不同行业,为国散光发热。尤其长子生用,漂洋留学,更是德才兼备,远近扬名。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观其一生多磨难,赢得芳名传万年。故刻此碑,以示后人”。
石工章长泽,章诗登,公元二零零零年十二月
三门三重碑,两边石鼓图案,左鼓图案为花鸟,符文环绕。
右鼓图案为仙鹤衔一枝莲蓬,寓意和谐美满。
需要说明的是,碑文中是我的大老婆。2000年立碑,石匠无意中刻下孙男“黄明前”,当时我只有一个女儿,2003年离婚2004年三婚,次年三奶生下儿子,女方取名,刚好也是这个名字,这是不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呢?
抄完母亲碑文,上自留地,在黄生忠鸡圈对面抄写父亲、二哥、熊太太、婆婆四个碑文。
路过老家屋后,田地荒芜,草籽开紫花。
芭蕉结果,完成一生使命,果掉一层开一轮花结一圈小芭蕉,越来越小,掉完树就死了。
黄家坡共祭祀八座坟,其中两座没有墓碑,母亲、大姐、二哥相继去世,我都记不住这两个先祖姓甚名谁了。
这个坟右边,就是母亲第一次立碑选址的地方,打碑花了2万,砌墙垒平台花一万,1999年,后来全部重新开始。
路过覃永昌家,进屋小憩,他喂了三个蜂桶。
我叫他昌哥,他给我沏茶喝。他说到当年与母亲约定斢地的事,以及和大哥约定建房的事,我全部认可。
五姊妹中,我是唯一可能留守老宅的继承人,老婆户口都迁回村里了,但是六年多才退休,届时回不回家养老,现在很难说。
大哥说了,他不可能回来,他朱家台修的别墅都没住,侄子全家在长沙。
昌哥说,当年征得大哥同意,占了我们家自费的公路建房,现在如果我家修路,他大力支持,他晒塔栏杆外至坎下小路外栽树的一长条,我们可以填平修路,他不收一分钱,他给他的子女也讲好了。
黄家溶至我家公路2.8公里,1998年大哥自费买田买地,请挖机修通,现在打了水泥板。
岔道口在黄大毛家,他在县城购房定居,天天在民歌广场唱歌,周末偶尔回来看看。
大毛屋前面公路,是覃葛儿子(北京定居)自费26万修建的,修建高铁的时候,都不敢征用,从覃永红屋后临时另开一条施工便道,连夜打板。
遇到芝姐,惊讶地发现,她坐轮椅上!去年都好好的,听说她突发脑中风,瘫痪了。
人生真的太短暂了,转眼自己都老了,那些老的不是去世,就是生病瘫痪。
下到黄家溶路口,小溪对岸覃克纯房子加层,工人站在屋顶上钉椽条盖瓦片。他家的自来水抽的我水井的井水,如果回老家,这个水也得协商了,不是没水喝。
黄家坡有赤溪乡最好的一眼山泉水,1958年第一条公路从永顺修往桑植,公路从我家门前过,筑路工人就驻扎在我家。
小时候生产队开会地点也在我家,因为有水喝,冬暖夏凉,四季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