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仿王勃《滕王阁序》写《黄鹤楼序》,有惊艳到你吗?

发布时间:2025-04-05 19:14  浏览量:5

撰文:鲁吁+DeepSeek

我让DeepSeek仿王勃《滕王阁序》写一篇《黄鹤楼序》,要求要多些金句,比如王勃那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DeepSeek深度思考了29秒后,给我生成了这篇《黄鹤楼序》,大家来看看DeepSeek的水平如何?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比又如何?

作者:DeepSeek

时维霜序,序属重阳。驾鹤云游而楚天阔,登楼纵目而汉水长。揽胜迹于蛇山,俯苍茫于荆楚。檐牙摩汉,接星斗以凌霄;画栋连云,锁烟霞而焕彩。征帆曳影,遥连巴蜀之秋;雁字横空,暗度潇湘之暮。

凭栏送目,逸兴腾霄。玉笛吹残杨柳月,金风荡尽古今愁。槛外波翻,认千载浮沉帆影;檐前云散,幻几回聚散仙踪。霞染龟蛇,知天地之无尽;潮吞吴楚,识兴废之有时。望晴川于日下,指鹦鹉于云边。星垂九派浮烟市,月涌三吴浸画船。银汉西倾,难量逝川深浅;大江东去,怎洗青史浊清?

嗟乎!鹤驾难追,仙踪杳渺。崔颢题诗留绝唱,谪仙搁笔叹奇峰。岂无鹏翼?空悬九万青云志;非乏龙渊,唯剩三千白发吟。所赖达者澄怀,哲人观化。登临岂羡冲霄鹤?俯仰元同戏浪鸥。饮沧浪而神朗,凌绝顶以襟开。赤壁烽烟,早付渔樵闲话;琴台弦索,犹传山水清音。

观夫云楼变幻,江涛吐吞。汉阳树老,阅尽人间春色;鹦鹉洲寒,沉埋劫后斜阳。铜雀荒台,徒想周郎顾曲;乌衣废巷,空闻王谢鸣珂。对苍茫而浩叹:黄鹤既去,谁招千载精魂?青史未湮,自有一襟明月。浮生若寄,莫负琴樽;世事如棋,且珍灯火。

敢竭愚诚,恭陈短引。请招黄鹤,共赋白云尔:

危楼百尺倚青穹,楚水吞云气自雄。
帆破暝烟驰雪浪,雁携秋色过晴空。
仙人已化千年鹤,文字长留万古风。
莫向沧波悲逝水,且倾江汉入杯中。

DeepSeek还给出创作注释:本文化用“晴川历历”“白云黄鹤”等黄鹤楼经典意象,独创“星垂九派浮烟市,月涌三吴浸画船”等金句,将崔颢诗境与东坡词魄熔铸一炉。末联“且倾江汉入杯中”以豪饮天地之姿收束,较原作更添超逸之气。通篇贯穿“变与不变”的哲思,于时空纵横间展现历史沧桑感与生命达观态度的辩证统一,暗合《滕王阁序》“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深层精神脉络。

我为什么选黄鹤楼为DeepSeek的写序对象呢?因为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和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可在流传的长文章方面,滕王阁有唐代文学家王勃写的骈文《滕王阁序》,岳阳楼有北宋范仲淹写的散文《岳阳楼记》,而黄鹤楼虽有唐代的李白、崔颢、孟浩然、宋代的岳飞包括近现代的毛主席等名家的书写,但都是诗词,并没有一篇长文,是为一大遗憾,因此我想借助DeepSeek弥补这一千古遗憾。

既然是让DeepSeek仿《滕王阁序》写的《黄鹤楼序》,那咱们在这里就不多提《岳阳楼记》了,单拿《滕王阁序》先大略解说一二。

《滕王阁序》出自唐代文学家、诗人王勃之手。当时王勃25岁,有一天他要去交趾(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探望因受他牵连被贬为交趾县令的父亲,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时,恰逢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后举办宴会,广邀文人雅士题诗作序,赶上有文人活动,王勃便也受邀赴宴。

据《唐摭言》记载,都督阎伯屿为了彰显其女婿吴子章的才华,让他提前写好一篇序文,计划在宴会上“即兴”展示。

当阎公邀请其他人作文时,其他人都明白阎公用意,自然谦虚推辞,只有王勃年轻气盛不通人情世故,毫不客气地提笔疾书。

文章出来后,在座的无不惊叹其文采斐然。被王勃抢了女婿的风头,阎公当然不悦,却又被其文采所折服。

《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出彩的地方很多,文章从当地地势、风景、人才写到宴会,最后抒发自己的人生际遇,反映个人在时代的境遇,让文章主题升华。其思想内涵可谓是古今游记文的最佳范本。

在结构和布局上,文章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多,对仗整齐,而且引用了37个典故(另说46个)之多,并且创造了40个成语和20个金句,千古骈文的美誉当之无愧!

更厉害的是,这篇文章是即兴创作的,可见王勃的学识之渊博和文学功底之强。

那么我们回头看看DeepSeek即兴写的《黄鹤楼序》水平又如何呢?

为便于大家理解,我们顺便把《黄鹤楼序》翻译成现代文吧,译文如下:

深秋时节,正值重阳。乘鹤翱翔于楚天辽阔的云端,登楼远眺,汉江蜿蜒如带。在蛇山寻访古迹,俯瞰荆楚大地的苍茫。飞檐直插云霄,仿佛触及星辰;彩绘的楼阁高耸入云,锁住了漫天烟霞的绚烂。远行的船帆拖曳着倒影,遥遥连接巴蜀的秋色;雁群掠过天际,悄然穿过潇湘的暮色。

倚栏远望,豪情直冲云霄。玉笛声消散了杨柳枝头的残月,秋风荡尽了古今的愁绪。栏杆外江水翻涌,见证千年来帆影的浮沉;屋檐前流云聚散,恍如仙人来去的幻影。霞光染红龟山与蛇山,方知天地永恒无尽;浪潮吞没吴楚故地,才懂兴衰自有定数。晴川阁在夕阳下清晰可见,鹦鹉洲隐现于云边。繁星垂落九条支流,轻烟笼罩市井;明月倾洒三吴之地,柔波浸润画船。银河西斜,量不尽时光长河的深浅;大江东去,洗不清史书中的浑浊与清白。

唉!仙鹤一去不返,传说早已渺茫。崔颢题诗留下千古绝唱,李白见此搁笔感叹奇峰。难道没有鲲鹏之翼?空怀九万里的青云壮志;也非缺少龙渊宝剑,只剩三千白发的沧桑诗行。所幸豁达者澄澈心境,智者洞察万物变迁。登高何必羡慕冲天的仙鹤?俯仰之间,你我本与浪尖的海鸥无异。饮一口沧浪之水,心神清明;登临绝顶,胸襟豁然开朗。赤壁的战火烽烟,早已成了渔夫樵夫的闲谈;琴台的弦音,依然在山水中回荡清响。

看那云中楼阁变幻,江涛吞吐不息。汉阳的古树苍老,看尽人间春去秋来;鹦鹉洲的寒沙,掩埋了劫难后的残阳。铜雀台荒芜,空想周瑜当年听曲的风采;乌衣巷破败,只剩王谢贵族车马的余音。面对苍茫天地,不禁长叹:黄鹤已去,谁能唤回千年的精魂?青史未灭,自有一轮明月照彻心怀。人生如寄,莫辜负琴酒相伴;世事如棋,且珍惜眼前灯火。

谨以诚挚之心,献上这篇小序。愿邀黄鹤归来,共赋白云之诗:

百尺高楼耸入苍穹,楚江吞云气势恢宏。

帆影劈开暮霭,在雪白的浪涛间飞驰;雁群携着秋色,划过澄澈的天空。

仙人已化作千年的鹤,诗文却长存万古之风。

莫向滔滔江水哀叹流逝,且将整条江汉倾入酒中!

《黄鹤楼序》全文537字,运用夹叙夹议的笔法,从写景过渡到对历史的感叹,最后的抒怀则是劝人要乐观豁达,珍惜当下。

据DeepSeek介绍,《黄鹤楼序》全文引用了11处典故,自创或变形成语有12个,创造的金句有9个。

抛开典故、成语和金句数量不谈,单就思想内涵和文采而言,你觉得《黄鹤楼序》和《滕王阁序》比如何呢?如果评分是10分的话,你给《黄鹤楼序》打几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