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苏轼的一封信:跌宕却达观的人生,谁能比肩!
发布时间:2025-04-05 08:09 浏览量:6
展信安。
昨夜灯下读完您的传记,掩卷长叹,竟至辗转难眠。窗外月色如洗,恍惚间似见您持杖徐行,衣袂飘然,踏过千年风烟,含笑向我走来。于是斗胆提笔,与您隔空对话,虽知此信无从寄达,然胸中块垒,不吐不快。
先生一生,大起大落,如江河奔涌,既有惊涛拍岸的壮阔,亦有清溪浅流的从容。少年时意气风发,名动京师,笔下文章令欧阳修惊叹“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中年却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几近丧命;晚年更是一贬再贬,从黄州到惠州,直至儋州,足迹遍布蛮荒之地。然而,读您的诗词文章,却少见怨天尤人,多是豁达通透。黄州城外,您“竹杖芒鞋轻胜马”,笑对风雨;惠州贬所,您“日啖荔枝三百颗”,甘之如饴;儋州蛮荒,您办学堂、教耕读,化蛮瘴为文教之乡。这般胸襟,古今几人能及?
我最爱您的《定风波》,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每每读来,如饮醇醪。人生逆旅,风雨无常,而您却以一颗平常心视之,不因顺境忘形,不因逆境颓唐。您教会后人:真正的超脱,不是避世隐居,而是在红尘中修得一颗从容心。
先生之达观,非天生而来,实乃苦难磨砺所得。乌台诗案后,您初到黄州,也曾“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但很快便在赤壁江畔悟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宇宙观,从此豁然开朗。您种东坡、酿春酒、炖猪肉,把清贫日子过出了诗意。后来贬至惠州,瘴疠之地,常人视若畏途,您却道:“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甚至写信给友人调侃:“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这般幽默,若非真通透者,岂能道出?
您的一生,是儒者的担当,是道者的逍遥,亦是佛者的慈悲。为官时,您修苏堤、赈灾民,心系苍生;贬谪时,您著书立说、教化百姓,文脉不绝。您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却从未因漂泊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您写诗、作画、烹茶、酿酒,甚至研究医药、建筑,样样精通。您把苦难活成了传奇,把贬谪走成了壮游。
今日之世,人心浮躁,多少人困于名利之网,稍遇挫折便怨天尤人。而您的精神,恰似一剂良药。您告诉我们:人生在世,祸福相依,唯有放下执念,方能自在逍遥。您教会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规避苦难,而是在苦难中活出滋味。
若您活在当下,或许会笑叹:“千年之后,世人犹为升沉荣辱所困,何其痴也!”然后提笔写下一首新词,佐以一碗东坡肉,与众生共享。
夜已深,窗外星河低垂,仿佛见您举杯邀月,朗声吟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谨以此信,致敬千古第一潇洒人。
后学 敬上
2025年4月4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