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中华民族》

发布时间:2025-04-05 09:47  浏览量:6

【中华民族全家福】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

华夏子孙心连心。

民族团结共奋进,

族群互助爱人民。

【解析】

这首诗是2024年8月15日下午在广州写的。

不论优劣,写出来就可以。

为什么写这首诗?

我在给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作诗的时候,我突然想到,56个民族要不要也都作一首诗呢,所以我就试着写一写。

我开始给56个民族写诗的时候,我心中就有了给中华民族写一首诗的想法。

我本来是打算,56个民族的诗都写完之后,我再来写这首诗。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昨天我写完白族之后,晚上睡不着,好晚才睡着,睡不着,思绪就会发散,我就想到了中华民族,然后心中有了些思绪,记录下来,然后一觉睡到10点多,我吃完午饭后就开始写。

所以就提前写出来了。

“中华民族一家亲,华夏子孙心连心。民族团结共奋进,族群互助爱人民。”

中华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结成了56个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大家庭。中华民族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的共同体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这首诗可以说是我结合“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这些字词写出来的一首诗。

同时,我用了姓名作诗的方式;每一句诗都压韵。

这首诗还是很有特点的。

横看是中华民族,纵看也是中华民族,这代表中华民族纵横天地之间、古今中外、宇宙星空。维度包含时间与空间,横是空间,纵是时间。

横看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华夏子孙心连心。民族团结共奋进,族群互助爱人民。横看是中华民族,华夏子孙,民族团结,族群互助,一家亲,心连心,共奋进,爱人民。

纵看是中华民族,华夏族群,民族子孙,团结互助,亲心进民。

“亲心进民”的谐音是亲心敬民。

中华民族的介绍。

中华民族最早是梁启超在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提出的概念。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几千年来早已存在。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特别是中国自秦汉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相关的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以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

中华民族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定义。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

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族群互助爱人民”这一句,最开始写的是族群共筑中国梦,族群和谐爱人民。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