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潜移默化完成民族大换血,苏联太子手段太厉害!
发布时间:2025-04-04 16:43 浏览量:7
没有哪个国家像哈萨克斯坦这么独特!
苏联解体前夕的1989年人口普查,哈国境内总人口1653.6万,哈萨克族653.4万,占比39.5%,俄罗斯族622.8万,占比37.7%。俄罗斯族与哈萨克族人口旗鼓相当。
2024年哈萨克斯坦总人口2010万,哈萨克族1447.2万,占比72%;俄罗斯族299.5万,占比14.9%。俄罗斯族人口不增反减,人口数腰斩,占比更是断崖式下降。
哈萨克斯坦要感谢强人纳扎尔巴耶夫。
哈萨克斯坦
1940年出生的纳扎尔巴耶夫曾是苏共中央重点培养对象,坊间传闻的苏联太子。
苏联解体前夕,时任哈国一把手的纳扎尔巴耶夫前往莫斯科反复游说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无果,无奈坚持到最后一刻才签署独立文件。
从1991年到2019年,纳扎尔巴耶夫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让哈萨克斯坦在前苏联加盟国中过着相对富裕的生活。2023年哈萨克斯坦GDP总量2450亿美元,人均GDP12300美元,与中国伯仲之间。
纳扎尔巴耶夫最大的成就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而是耗时三十年成功换血哈国主体民族,避免了乌克兰事件的发生。
纳扎尔巴耶夫
哈萨克斯坦如何完成换血?
第一,鼓励海外哈萨克族回归。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大量的哈萨克族从蒙古、中国、俄罗斯等国迁回。哈政府简化入籍流程,提供土地、住房等经济支持,迅速吸引了100万哈萨克族回归,大大提高了主体民族比例。
第二,推广哈文化和打压俄文化并行。
确立哈萨克族为国语,俄语表面为所谓的“官方语言”,要求公职人员掌握哈萨克族,减少俄语在学校和官方场合的使用。俄罗斯族人教育和就业受影响,又因为哈国不认可双重国籍等因素,大量俄罗斯族选择回到俄罗斯生活。
哈国的俄罗斯族
第三,鼓励哈萨克族生育。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生育率明显高于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族。政府鼓励生育,提供多子女家庭补贴、母婴福利。一个哈萨克家庭平均生育2.5-3个孩子,一个俄罗斯家庭平均生育1.5个孩子,进一步提高了哈族占比。
第四,迁都阿斯塔纳。
俄罗斯族生活聚居地在哈国北方,人口占比较高。哈国原首都阿拉木图在美丽的七河流域,偏南且对北部疆域管控欠缺。1997年哈国正式从阿拉木图迁至居中的阿斯塔纳,减少俄罗斯族聚居区的潜在分离倾向,维护国家统一。
阿斯塔纳
哈萨克斯坦为何没有乌克兰的遭遇?
哈国是苏联解体的受益者之一。19世纪中叶被沙俄吞并的哈萨克汗国,于1936年整合成立哈萨克苏维埃共和国,奠定了今天哈萨克斯坦的基本版图。没有苏联的慷慨相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清帝国土地,肥沃的七河流域怎么可能在哈国境内;没有苏联的慷慨相赠,分裂的大中小玉兹如何孵化出如今的世界最大内陆国。
拼装的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族明显遭遇哈国打压,俄罗斯族政府无动于衷?只因纳扎尔巴耶夫所用皆阳谋,同时积极发展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以及与普京的个人关系。纳扎尔巴耶夫始终将对俄关系放在首位,同时发展与中国关系,并与土耳其、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组建突厥语国家组织,拓宽朋友圈。
突厥语国家组织
主体民族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基石。
古今中外,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把六国变成一国,成就大一统是正面典型。反面典型奥匈帝国和南斯拉夫东拼西凑,既没有主体民族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又没有完成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的统一。内外矛盾之下,帝国土崩瓦解。
奥匈帝国复杂的民族分布
纳扎尔巴耶夫的睿智和远见避免了哈国未来的民族之战,如今哈萨克族比例已经接近四分之三,俄罗斯想拿俄裔做文章为时已晚。乌克兰人民会不会责怪国内政客为什么抄不了纳扎尔巴耶夫的文章,才有今天的困境和灾难!
纳扎尔巴耶夫和继任者托卡耶夫
- 上一篇:点赞!仙游这所农村小学活动“出圈”了!
- 下一篇:光阴偏被奔波误,才情减,不胜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