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韵传承 • 玉瓷同行——特邀中国书画家王向阳

发布时间:2025-04-04 19:47  浏览量:8




王向阳,1957年1月出生于中国武汉,祖籍山东,当代知名书画家、艺术实践家,现为新加坡艺术界活跃人士。现任新加坡龙辰文化国际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兼任专业字画装裱师,在艺术创作与文物保护领域具有双重造诣。

社会职务,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同时被亚太杰出企业家协会授予永久会员资格,彰显其横跨艺术与商业领域的专业影响力。

艺术成就,其书法作品笔力遒劲兼具现代美学意趣,擅长隶书,行书,草书;其绘画作品"融山水画之灵秀、人物画之神韵、花鸟画之生机于笔墨,三绝合璧尽显丹青妙手;其篆刻作品古风凸显,方寸之间气象万千,金石气韵贯古今,曾受邀参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带一路"书画名家邀请展。


景秀中华 瓷名天下

陶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民俗文化。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球,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景德镇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尤其是融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诚乃"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绚丽的色釉玲珑别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国韵传承 玉瓷同行

以弘扬中国书画艺术为根本,传承发展中国玉器艺术为宗旨,将玉器艺术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书画艺术相结合,促进书画艺术和玉器艺术的创新发展,传承与保护玉器艺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史,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一个标志。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人墨客及他们笔下的辉煌巨作。玉与书画的结合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它将书法的灵动、绘画的意境与玉石的温润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结合形式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


作品鉴赏

王向阳的绘画,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他笔下的景致,无论是雄伟壮丽的山河,还是宁静祥和的田园,皆能巧妙地勾勒出自然的神韵。他对线条的运用娴熟自如,似灵动的舞者,在纸上轻盈跳跃,精准地描绘出物体的轮廓与质感。色彩调配更是一绝,浓淡相宜,冷暖相衬,让每一幅画作都充满了生命力。

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仿佛随时会从画中飞出,带来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气势恢宏的山水,又似能将观者带入那片广袤无垠的天地,感受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

其书法作品同样令人赞叹不已。笔锋游走间,尽显豪迈与洒脱。楷书端庄规整,犹如一位正襟危坐的君子,散发着沉稳大气的风范;行书则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灵动而富有节奏感,似在诉说着悠悠岁月的故事;草书更是豪放不羁,肆意挥洒,如狂风骤雨般展现出强大的艺术张力,彰显着王向阳内心的激情与热血。

他的书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他情感与思想的寄托。每一笔、每一画都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用手中的笔,在宣纸之上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篇章,也为观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美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