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西来说?中国考古队请求“打脸”
发布时间:2025-04-04 13:13 浏览量:9
每当西方学者或西化者们悠然自得地端起咖啡,抛出“人类文明起源西方”的高论时,仿佛能听到中国大地上沉睡的陶片、甲骨和石器在考古现场发出的阵阵嘲笑。他们大概没想到,这十余年来一批真正的探索者,跨过重重阻碍,在荆湘大地、在巴山蜀水、在诗意江南、在西北、在辽河等华夏大地上,用洛阳铲开启一场场大型“打脸”现场。
西方学者曾笃定地将人类起源设定为“非洲独角戏”。但中国考古学家在山西垣曲盆地发现4500万年前的中华曙猿化石后,非洲原上猿瞬间成了“晚生后辈”。更厉害的是,还有世纪曙猿、上河曙猿组成的“曙猿男团”,好似在向世界宣告:东方古陆才是灵长类进化的“练习生基地” 。
当西方教科书还在重复“200万年前非洲走出第一批人类”时,中国版图上早已开启“古人类全明星赛”:陕西上陈人用212万年前的石核敲响了序曲,重庆巫山人在214万年前的洞穴里留下生存痕迹,山西西侯度人253万年前的火塘余温尚存。在这场远古交响乐中,当莫维斯眯着眼对世人讲人种优劣论时,巴蜀大地随手从川西高原甩出一把阿舍利手斧——稻城皮洛遗址,早已掌握“标准化生产”。而资阳濛溪河人更是在6、7万年前就悠雅的享受着众多风味不同的美食。
西方博物馆曾为8千年前的西亚彩陶专门设立展厅,而江西仙人洞的陶罐碎片却带着万年前的包浆悄然出现。当西亚还在玩泥巴时,中国先民已在湖南玉蟾岩捏出世界最早的陶器,而浙江桥头遗址更是绘出九千年前的几何纹彩陶。
说到打脸界的教科书式操作,不得不提文字起源的较量。西方学界把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6000岁楔形文字当宝贝时,安徽双墩遗址7300岁的刻画符号正在甲骨文族谱上认祖归宗。而更早的甘肃大地湾陶符、河南贾湖遗址刻文、湖南彭头山遗址早己在8、9千年前就与那远在西南的夷文轻声和唱。在西方伪史还想狡辩时,资阳鲤鱼桥遗址中两万岁的刻划符号,正与三星堆那些神秘符号跨时空凝望。文字,从东方诞生。
我们再来看看那一路几乎横穿整个第四季冰河时代的泥河湾人,他们从200万年前一直走到7300年前,这伟大的行程可以说让天地为之动容。再回看巴山蜀水,当眉山坛罐山遗址,用20万件石器诉说着古人类的“技术革命”;当遂宁挑花河遗址展露她那绝世风采,当翻开资阳濛溪河遗址厚厚的文化层,当黄鳝溪遗址群的骨针在资阳人手中、装饰品己让他们早已不局限于对温饱追求。这些如硬盘般存储的20万年来的人类活动数据;谁敢否定?
这些华夏大地上的遗址形成的“证据链”,让“文明西来”的假设成了学术界的“鬼故事”——听起来唬人,却经不住考古探方轻轻一铲。
看着中国考古界不断刷新的"文明开机时间",西方学者或西化者们或许该更新自己的认知系统了。毕竟,当三星堆青铜神树映照古今,太阳神鸟横断天地时;当巴蜀文明、良渚文明、中原文明还有红山文化等如满天星斗照耀神州大地时;再当驼鸟或做那只死鸭子终究会被人不耻。承认吧,在文明起源这场马拉松里,东方跑者不仅起跑更早,还更加璀璨夺目。
最后,下次有人再谈文明西来说时,不用带他看整个中华大地,因为地域太广、遗迹太多、历史太厚重。为了节约你的时间,建议带他到四川走走,至少,在人兽分界线后,那里有20万年来连续不断的、完整的人类文明进化痕迹。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