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把反爱国生意硬说成反爱国主义,昆仑策正在暴露真面目

发布时间:2025-04-04 10:19  浏览量:6

大司马偷税丑闻发生后,面对全网口诛笔伐,以昆仑策一帮人为首的大司马拥趸,不知到底出于何种目的,竟然无视顶级官媒新闻报道的事实,以及记者的后续调查核实,无底线地为大司马洗白。

无底线到什么程度?他们正在明目张胆更换概念——不是偷换概念,于光天化日之下胡说八道,欺负其拥趸智商低。先是张志坤硬说有人污名化爱国主义,接着“锁定坚强”出来说没有爱国生意。

现在又出来个“草平”,说要理直气壮为“爱国生意”正名。看来这帮人没商量好,“锁定坚强”刚说过不存在爱国生意,此人又出来为爱国生意正名,打脸“锁定坚强”——坚强不怕疼。

这个“草平”,显然不是水平真的草,而是因为大司马偷税的现实太残酷导致脑子里一团乱草,所以写出了这篇明目张胆胡说八道的很草的辩护文章。

当然,从他的这篇文章,以及张志坤、陈先义、锁定坚强的那些同类文章,也可见这帮人与大司马一样,都善于狡辩,只不过还达不到大司马的水平。

而“草平”的这篇文章,与张志坤、陈先义、锁定坚强的文章相比,显得更草。胡说八道得太明显了,竟明目张胆地说,爱国生意就是爱国者做生意。

看看上面这个截图,“草平”文章的开头。这里一上来就胡说八道,说有人反对爱国主义,把爱国生意等同于爱国者做生意。这是欺负其拥趸智商低吗?

现实中有人反对爱国主义吗?把反对爱国生意说成是反对爱国主义,这是明目张胆更换概念。把爱国生意说成是爱国者做生意,这还是明目张胆更换概念。

什么叫爱国生意?我认为经常上网的人都明白,就是指打着爱国主义旗号、利用人们的爱国情怀博流量获取利益的行为,比如之前的战马行动就是典型。

官媒公开反爱国生意。钧评言“不能无底线利用人们的爱国情怀赚钱”,云南共青团言“他们冠冕堂皇地打着爱国旗号,实则收割人们情感赚取流量”。

《人民网三评“何为爱国”之三:依法处理“碰瓷”爱国》中曾这样评述:

舆论场中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碰瓷”爱国主义的怪现象,一些社交账号打着“爱国”的旗号,大啖爱国流量饭,剑走偏锋却赚个盆满钵溢,大发不义之财却受到部分网友追捧。

说白了,这些账号就是找个由头捞取油水,消费人们的爱国情怀,把爱国变成一场牟取私利的廉价买卖,令人不耻。这种买卖并不高明却往往极有收获,特别是拿无辜民众或企业下手,更是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网当时不知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最近发生的大司马偷税丑闻,这是嘴里喊着爱国主义,背地里做着盗窃国家财产的勾当,这比战马行动之类的更加恶劣。

言归正传,继续看“草平”是如何胡说八道的。此人后面全文都在论证“爱国者做生意”的正当性、高尚性、必然性。也就是说,全文都是建立在开头的错误上。

此人先举例说明古今中外历史上的爱国者做生意,提到了陈嘉庚、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以及解放前共产党人在敌占区做生意。但这与今天说的爱国生意一样吗?

人家赚钱拿给国家用。现在的爱国生意是这样吗?别的不说,就这帮人无底线维护的大司马来说,不但没看到他捐款,反而看到他去美国买房,更看到他偷税。

“草平”接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论证应该允许爱国者做生意,说不允许爱国者做生意那还叫什么市场经济?还说连民营企业家也不敢出来说自己爱国了。

然而,到底哪个爱国者做生意被反对了呢?司马南的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被反对了吗?中国就嫌企业少了,只要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是越多越好。

“草平”甚至胡说,“谁表明政治立场,谁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做点好事善事,谁就得挨人攻击扣帽子,甚至被媒体群殴”。我怎么不知道有这种情况呢?

谁知道有这种情况?说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举不出实际的例子,这种混淆视听的狡辩招数,在这帮人文章里常用。比如其言有人反对爱国,却说不出到底是谁。

后面,“草平”又用了一招,即绑架老百姓,说什么“谁是真爱国,谁是假爱国,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既然这样说,那就得说说谁是人民群众了。

大司马的拥趸是人民群众,难道反对大司马的人不是人民群众?大司马区区几千万粉丝,中国十几亿人,到底哪一方的眼睛多?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眼睛不月亮?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草平”是人民群众吗?“草平”等人为什么睁眼说瞎话,把反对爱国生意说成是反对爱国者做生意?陈先义为什么说是“不慎失误”?

眼睛是雪亮的,不代表心术是端正的。眼亮心不明,就会睁眼说瞎话,就会于青天白日下公然更换概念,把反对爱国生意说成是反对爱国主义。“草平”居心何在?

“草平”之流公然指控主流媒体跟着起哄指责“爱国生意”,却对李嘉诚之类的卖国生意不管不问,放弃舆论监督权,这是把官媒当成自己这样“草”的水平吗?

对于国际舆论斗争,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舆论斗争,关系重大,官媒自有其策略、分寸、时机,还能像昆仑策“草平”这帮人胡言乱语?这样的话,昆仑策上就行了。

“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决定态度”。“草平”这句话说得对。草平、张志坤、陈先义、董小华等人,站在昆仑策VIP会员大司马一边,这样的立场六决定了不得不为大司马偷税洗白的态度。

所谓“一位理论战线的老同志”,如果不是理论脱离实践,就是屁股屁股决定脑袋,或者就是作者自己,甚至是子虚乌有先生,总结出的四句话不就是文章作者说的意思吗?不还是更换概念吗?

“草平”是不是来自于“很草的水平”之简称,不得而知,但是完全可以是。昆仑策是没人了吗?派出这么个人写出这样荒谬的明显更换概念的文章,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暴露出了真实面目。

怎样的真实面目呢?那就是为了维护本派人员,可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不择手段,移花接木,信口雌黄,无原则、无底线、无操守,罔顾事实,不顾法律,绑架爱国主义,绑架人民群众。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