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根源:土地细碎化经营模式
发布时间:2025-03-26 10:35 浏览量:7
我国三农长期面临着诸多的危机和困境,难题和困惑,矛盾和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把土地分割成零散细碎化的经营模式,已持续四十多年得不到改革和创新。
一是把土地分割成零散细碎化的经营模式,全国农民人均一亩多地,户均却有七八块,劳动成本极高,生产效率极低,只能解决温饱,不能增收致富,已持续四十多年得不到改变,其弊远大于利。
在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后,或者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十五年到期后,就应该进行土地大调整,实行小块并大块,一户一块田或连片来经营。而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村并没有对土地进行大调整,都是实行二轮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
把土地分割成零散细碎化的农业经营模式连续两轮实行延包政策,没有改革和创新,对农业农民和农村,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把土地分割成零散细碎化的农业经营模式,能持续四十多年得不到改革和创新,这实质上就是长期给农业卡脖子、给土地筑牢笼、给农民带枷锁。严重制约和束缚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这也是在古今中外都是最为荒唐无知,最为愚蠢低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当年的农业集体化可并列为世界农业经营模式的垫底模式。
二是土地承包连续二轮三轮都在零散细碎化的基础上进行,实行延包政策和土地确权,实行大稳定,小调整,不能打乱重分,不能收回集体,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持续四十五年到七十五年都得不到改革和创新,其弊远大于利。
从农民解决温饱问题后,从二轮土地延包开始,这一模式就成了严重阻碍和制约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的最大拦路虎和绊脚石。也是农业长期陷入危机,农民长期陷入困境,农村长期陷入衰败,集体经济长期陷入解体和空壳的根源所在。
解决土地零散细碎化,实行一户一田制或连片来经营,这是亿万农民四十多年来最大的现实需求和愿望,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四十年来的最大需求、最急迫解决的农业和“三农”领域最大的头号问题。
就是这样一个在农业和三农领域最大最迫切的头号问题,也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常识问题,连五岁的儿童都懂的零散细碎化的土地远不如整块或连片土地好经营,这一简单朴素的道理和常识,也是很容易就解决的问题,四十多年来一直得不到重视和关注,一直无视亿万农民和农业最大最迫切的需求,也一直得不到解决。严重的阻碍和制约了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三是土地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实质上早都已经变成了农民个人的单层经营,其弊远大于利。分田单干把集体资产分光卖净,集体经济遭解体,大多变成了空壳。无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无力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集体经济的瓦解,农民成了一盘散沙,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农村发展失去了活力和内生动力,国家为农村投入再多的钱,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收效甚微,事与愿违;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
四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在全国搞一刀切、一个模式,这是严重脱离农业农村实际和农民的生产需求。其弊远大于利。
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人口大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很大,应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下放权限,应由省、市级地方政府制定适合当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
五是土地承包政策、经营模式、方式方法、期限步骤等的制定过于高度集权,严重削弱、剥夺和限制了地方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和亿万农民群众可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制定适合当地农业发展和土地经营模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脱离和违背了亿万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对农业生产的真实需求、农村发展的真实意愿。
这在古今中外和全世界都是极为严重的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也是计划经济的遗留产物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病,其弊远大于利。
集体化三十年是如此,分田单干四十五年还是如此,都是严重脱离农村实际,严重违背农民意愿,严重阻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是造成三农危机和困境、难题和困惑、矛盾和问题长期积累,长期难以攻克和破解的根源所在,后患无穷。
由少数专家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模式和政策及三农政策,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操控全国农业的命运,操控全国农民的命运,操控三农的命运,外行管理内行,违背常理,违背常识,严重脱离三农实际,是同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真实需求相差甚远,相背离的。完全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完全是盲人摸象,坐井观天,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和三农长期的走弯路,长期的扭曲发展、畸形发展和恶性循环的根源所在。
建议国家应把土地承包政策和经营模式的制定权尽快逐级下放到省市级地方政府。基层更贴近三农,更了解三农的实情,应给基层和亿万农民群众更多的探索当地农业发展模式、解决三农问题的参与权、主动权和自主权。
只有国家在农业和三农领域也实行简政放权,也象对工商企业那样实行比较宽松的发展政策,改革对土地经营模式和承包政策制定的高度集权,改变越俎代庖,包办代替的行为举措和观念,下放权限,允许和放开地方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共同参与探索的土地经营模式的创新试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真正的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再创辉煌;才能真正的实现第二次飞跃。
要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要真正的攻克和破解三农长期面临的危机和困境,难题和困惑,矛盾和问题,首先要做的是改革和创新那些卡三农脖子的、给土地设牢笼的、给农民带枷锁的、严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切政策和举措。
要真正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主要还得看能否让地方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和亿万农民群众,都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由农村改革的被动转变为主动;能否由乡村振兴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 上一篇:我读名著|年轮里的民族密码
- 下一篇:清明冷雨泣英魂!文字捎去对牺牲战友的缅怀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