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恩章|履平御险 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5-04-02 20:59 浏览量:9
履平御险 行稳致远
作者 杨恩章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莫喜无危道,虽平更陷人。”
晚唐诗人杜荀鹤和僧修睦的诗句,把平与险的辩证关系讲得甚是透彻,发人深省。
所谓“平”,本意是指水面无涟无漪,地面无坡无沟,物体不歪不斜。此外,还有多种含义。本文仅取平同险的相对之义,用来形容人们的生活或事业顺利通达,所处的社会环境平稳安定,看似“鶯歌燕舞”,无惊无险。
人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有人渡船,顺利渡过了无数个激流险滩、险石暗礁,却在水面如镜的开阔水面沉舟翻船;有人行车,在蜿蜒崎岖山间小道平稳驾驶, 却在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车毁人亡;有人抗得过重病恶疾,却因小小伤风感冒而夺走生命。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有人在枪林弹雨、腥风血雨中堪称英雄好汉,却在声色犬马的“温柔之乡”败下阵来;有人在举步维艰的创业之初成为叱咤风云的改革闯将,却在功成名就之后被时代淘汰;有人在金钱、美色诱惑前毫不动心,却在个人不良嗜好和恶习的沉迷中身败名裂。
究其个中因由,是人们在困境、险境和恶境之中能保持高度警惕,小心翼翼,而在顺境、佳境之中往往容易麻痹懈怠,得意忘形。其实,《易经·履卦》早就有言:行走之道,慎行防危。自古至今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许多经验:“困极生奋,乐极生悲”“平不肆险,安不忘 危”。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但腐朽思想文化和各种不良诱惑也在严重侵蚀着我们,我们决不能顺境忘险, 乐而忘忧,尤其需要警惕“静水流深"的现象。世事难料,人心难测,许多时候和许多事情,看似风平浪静,无惊无险,实则暗流涌动,或有糖衣裹着的炮弹,或有馅饼之下的陷阱,“邪风恶浪”伺机侵袭而来。在反腐防变问题上,我们不能因为曾越过“激流险滩”就疏忽大意,不能只见“水波不惊”而忘记潜在危险,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并尽力做到“履平御险,浅水深防"。
其一,要“无病早防”
在医学上,无病早防是一个大原则。定期体检,经常健身,接种疫苗,服用药物,都属于无病早防的有效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 更要贯彻“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方针。这是因为,人生没有后悔药可买,如果有的话,那代价实在太大了。君常见,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当戴上冰冷的手铐、被关进寒森的大牢时,当被押赴刑场即将告别人世时,大都发出过“悔不欲生”“追悔莫及”的哀号。由此观之,在欲海横流、险象丛生的世界里,任何人都不能自打包票、自我陶醉,即使是过去从“香风”“糖弹”中闯荡过来幸免于难者,也不例外。人们无法逃脱歪风邪气侵袭的客观环境,要抵御种种诱惑,就必须不间断地进行学习改造,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确实做到“见危于无形,防祸于未 萌”。
其二,要“人病我防”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两种教员, 一种是正面教员,一种是反面教员。每个人的成长进步,离不开正面教员的激励,也离不开反面教员的警策。况且,从一定意义上讲,反面教员对人们更有触目、惊魂和清心的作用。因而,在思想道德修养中,既要“见贤思齐”,向德行高尚的先进人物学习,又要“见不贤而内自省”,从犯错误或犯罪者身上吸取教训,以做到“人病我防”。有的同志用心剖析违法犯罪者的典型案例,研究他们失足的主要原因和蜕变的思想轨迹, 并引为鉴戒,省己律身,这不失为“人病我防”的一种好方法。
其三,要“小病大防”
见微知著,小病大防,这是古今志士仁人修身养性终成大器的共同经验。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总督郭秀,在任吴江县令时曾一度迷恋游玩山水,有时断案草率,还有小的贪污行为。当受到上司指责后, 他幡然悔悟,洗心革面,从此以后, 他廉洁清正,勤谨从政,深得民心,不久官升御史、总督,成为康熙年间廉明刚正的名臣。在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涯中,也都曾有过闻过即改、(对自己的小小过失)小题大做的感人事例。陈毅同志曾把“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17个字作为自己的砚铭,终生警示自己。实践证明,“小病大防”既要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敏感性,又要有改错于初萌的坚强决心和毅力。
履平御险,方能履险如夷,行稳致远。苏东坡在《晁错论》里有段警世名言:“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牢记“平”与“险”的辩证关系,做到慎险又慎平,善于从“治平无事”中看到“不测之忧”。特别是在顺风得势时不忘危, 在平稳安定中不忘险,时刻保持警戒之心和修心之功,筑牢人生的安全防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中,避免不经意间陷入危险的境地,履险如夷,砥砺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杨恩章,山西省河津市人。 1945年生,1965年2月入伍,同年9月入党。历任65集团军宣传处长,193师和炮14师政委等职务。曾被65集团军通报表彰为优秀师职干部,先后3次在原北京军区介绍加强人品官德修养和搞活部队政治工作的经验。退休后,三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一次被授予“文明休干”称号。自幼爱好写作,著有《谈官德》三本书,两本获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优秀图书一等奖。近五年来给网刊纸刊投稿105篇,有50篇被《美篇》评为精品。本人的座右铭是:做人诚实,从政忠实,作文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