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区裕丰街小学:姑苏教育春风暖,润泽桃李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04-02 19:18 浏览量:7
2025年3月27日至31日,遂宁市船山区裕丰街小学四位语文老师参加了由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儿童阅读进校园——走进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的教研活动,零距离聆听崔峦老师对语文新课标的解读,观摩到了薛法根、王文丽、许嫣娜等教学名师们的课堂。
春风教研启新程
此次活动以“聚焦单元整体,探索单篇教学”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示了小学各学段多种阅读文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师在单元整体视域下如何有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和单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指导。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让教师明白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方法,还为今后加强儿童阅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学校将让参与此次教研活动的教师落实传帮带,起到引领辐射作用,激发校本教研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校的教育创新注入活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从而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飞跃。
学习感悟
用AI撬动课堂——李易
科技飞速发展,AI已经深入教育领域。此次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学伟老师的《我们用什么撬动课堂》的讲座。这个讲座让我深受启发。张老师提出要主动拥抱AI、运用AI。这让我改变了过去的想法,以前我担心新技术会削弱教师的作用,但现在明白,AI其实是教学的好帮手。 我们可以用AI辅助备课,快速整理资料,制作生动的课件;通过智能平台跟踪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精准辅导。AI不会取代教师,而会让教学更高效。我更加明白,教师应该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用AI处理基础工作,自己则专注于启发思维、塑造人格等更有价值的教育任务。新技术正在把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更好地回归教育的本质。
璀璨星辰照亮我的教学之路——余虹
在“聚焦单元整体,探索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众多教育专家的示范课,犹如璀璨星辰照亮我的教学之路,尤其是薛法根与张学伟两位教育名家的课堂,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为我打开单元整体教学的全新视野。
课堂设计要有逻辑性,要完全契合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比如:薛法根老师在讲解复杂知识时,他并非直接灌输,而是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剖析文本;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他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多种方式的朗读及合作交流,自动提炼关键信息,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实现从 “教课文” 到 “教语文” 的跨越;在指导学生学习写法这一环节中,薛老师通过创设情景,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为日后写作夯实基础。
创设情景是打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门的钥匙 。比如:张学伟老师的课堂通过创设沉浸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场景。在他的情景引导与鼓励中,学生通过大胆质疑、合作交流,很自然地分析出了人物形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此次观摩活动中,虽然每位老师风格各异,但都深耕单元整体教学,践行着新课标理念。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真正提升语文素养,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
从“教课文”到“育能力”——徐艳
走进苏州"聚焦单元整体,探索单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对2022版新课标和教育改革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在于"统整"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单元整体教学需打破单篇孤立模式,通过任务化设计将知识体系化。比如薛法根老师执教现代诗《绿》这篇课文,通过“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四个板块,在板块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等方式进行字、词、句层层推进,同时穿插阅读链接与仿写,培养了学生想象力、阅读理解力及思维能力,体现了"整体性大于部分之和"的教学逻辑。
2.单篇教学需从"教知识"转向"育能力"
单篇课文是单元目标的落脚点,教师应通过问题驱动和情境创设,将文本细读转化为思维训练场。比如《西游记》导读课则以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真正践行新课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教育改革需要教师主动破圈
作为教师,既要多学习,以吸收先进经验,也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以输出成果,形成"输入-输出"的学习闭环,让优质资源下沉,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作为一名教师,未来我将尝试:
一是认真践行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精心设计单篇教学路径,避免碎片化知识堆砌。
二是更多地在单篇教学中嵌入项目式学习,让语文课堂更有思维张力;
三是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用行动研究回应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
教育改革没有终点,唯有保持学习者心态,方能让语文课堂有深度、有温度。
学科融合让课堂更有活力——罗敏
这次学习让我明白了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学习不是简单的拼凑学科,而是通过"语言+X"的深度融合让课堂更有活力。高子阳老师在《文言文跨学科学习》讲座中,用《囊萤映雪》为例,巧妙融入科学知识,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连接古今智慧的桥梁。
学科融合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既要扎实做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如字词解析、文本理解,又要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灵活运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有人担心这样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但高老师指出,跨学科其实是"借他山之石攻玉"。当历史、科学、艺术等元素融入课堂,文言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成为培养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沃土。这样的教学不仅不会弱化语文本质,反而能让语言文字的学习更丰富、更深刻。
图文|徐艳 李易 余虹 罗敏
初审|徐艳
终审|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