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石榴红——解码酒泉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02 09:49  浏览量:8

酒泉市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枢纽之地。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

凝心铸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酒泉市始终将思想引领作为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去年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第五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培训班,开展“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不断提升各级干部掌握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水平。依托玉门铁人纪念馆、敦煌博物馆等资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让各族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团结力量。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开设“道中华”“两微一端”专栏,去年制作推送微视频、微动漫等融媒体产品52期,阅读量突破31.5万人次。创新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与主流媒体合作推出“‘一把手’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视频专访和署名文章,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建成“飞天红石榴”文化长廊、主题公园等28处特色宣教阵地,打造“民族团结号”公交线路32条,设置宣传专栏42处,让民族团结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肃北县马鬃山镇、瓜州县柳园公安检查站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

守正创新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特色品牌

酒泉市立足地域文化优势,以品牌化思维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质增效,形成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工作格局。

传承弘扬莫高精神、“铁人”精神等,创新推出“古今两飞天”宣传教育品牌,编排展演了《守边人》《同一片蓝天下》等特色剧目;举办甘肃省第二届“石榴杯”民族团结进步文艺汇演酒泉专场文艺演出,以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妙画卷。

坚持“一县一品牌、一进一主题”,培育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79个,打造省级“红石榴”互嵌式发展示范单位25个,培育“飞天红石榴”家园服务驿站、志愿服务队等42个,为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夯实了基础。阿克塞县70周年县庆活动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新貌。

常态化举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哈萨克族阿肯阿依特斯弹唱会等民族节庆活动,精心创排《石榴花红·飞天故里》等文艺精品,促进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荣。敦煌市入选全国首批旅游促“三交”试点城市,文旅融合成为民族团结新引擎。

协同发力

铺就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之路

酒泉市紧抓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遇,以产业振兴带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绘就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壮丽图景。

依托风能、光伏等资源禀赋,建成瓜州风电、金塔光伏等清洁能源基地,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就业。谋划争取乡村振兴衔接、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等项目资金4705万元,指导民族县乡精准实施民族地区数字有机生态牧场全产业链、枸杞精深加工现代产业园、戈壁蜜瓜蔬菜高新产业园、裕固风情小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示范项目,肃北雪山牛羊肉、阿克塞哈勒腾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产品,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加速推进马鬃山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试点建设,推进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边疆特产销全国”等活动,助力民族地区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积极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推出民族风情体验游、航天科普研学游等特色线路。民族手工艺品、非遗技艺成为增收致富新亮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酒泉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科学谋划重点工作,奋力开创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开展凝心铸魂、品牌创建、联创共建等专项行动,力争今年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4个。推进“三项计划”落地见效,组织青少年研学交流、旅游互鉴等活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新培育示范单位15个。强化保障机制创新,落实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助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团结带领各族儿女携手并肩、砥砺前行,共同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酒泉篇章。(酒泉融媒记者 张花)

责任编辑:赵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