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正在崛起,具备核心优势的7家企业梳理

发布时间:2025-04-01 16:11  浏览量:3

新药研发历来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任务,传统上依赖开发者的经验和反复试验;然而,人工智能的崛起,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的应用,正在重新定义这一行业格局。

2024年中国创新药领域License-out交易金额达5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AI驱动项目占比超40%,AI制药概念股持续走强,部分个股年内涨幅已超100%。

同时,2025年国家与地方也出台了针对创新药、AI制药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支持;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在 2025 中关村论坛提出,将加快 AI 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推动 eCTD实施,以及国家数据局发布文件,明确建设 AI 高质量数据集,支持中医药与 AI 融合,推动新药研发数据。

地方区域如青岛、上海等地推出了针对创新药、AI药物研发的政策支持,推进难成药靶点、罕见病等领域应用,对 AI 制药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当前AI制药已形成“智能体平台+数据闭环+临床验证”的生态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将传统药物研发周期从10年以上缩短至5-8年,研发成功率从12%提升至18%。

接下来,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双向驱动,该领域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本期我们将整理出受益于AI驱动,在药物研发、CRO智能化及基因筛查等重点领域中7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学术研讨。

第1家:恒瑞医药【传统药企AI转型】

主营业务:创新药研发与生产,涵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

技术突破:2024年研发投入82.28亿元创新高,通过AI辅助研发加速临床审批流程,创新药临床批准速度达“3天一个”。

核心优势:创新药收入占比超50%,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如抗肺纤维化药物Rentosertib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第2家:药明康德【CRO转型标杆企业】

主营业务:一体化制药服务,覆盖药物发现到商业化全流程

技术突破:AI制药平台DDSU 2.0显著提升分子筛选效率,2025年与多家跨国药企达成AI辅助研发合作。

核心优势:全球化服务网络与AI技术深度融合,在肿瘤、罕见病领域商业化进程领先。

第3家:英矽智能【AI制药平台型企业】

(港股IPO 进程中)

主营业务:AI驱动的药物发现与开发,聚焦肿瘤、纤维化等疾病。

技术突破:生成式AI平台完成抗肺纤维化候选药物Rentosertib设计,获FDA命名批准并进入临床阶段。

核心优势:全球首个AI设计药物进入临床试验,融资能力强劲(2025年完成1.1亿美元融资)。

第4家:康龙化成【CRO智能化】

主营业务:临床前CRO服务,包括药物化学与生物学研究。

技术突破:通过控股海心智惠整合患者数据与AI平台,优化临床试验设计效率。

核心优势:数据驱动的临床试验方案生成能力,服务全球Top 20药企中的18家。

第5家:华大基因【AI多组学大模型】

主营业务:基因组学与精准医疗,覆盖基因检测与数据分析

技术突破:AI技术应用于基因突变分析与疾病预测模型,显著提升胃癌、肺癌等疾病的早筛准确率。

核心优势:全球最大人类基因组数据库支持的多组学AI分析平台。

第6家:贝瑞基因【AI基因检测

主营业务:遗传病诊断与基因测序服务。

技术突破:自主研发NLPearl遗传疾病AI决策系统,提供从基因检测到治疗建议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核心优势:AI驱动的罕见病诊断覆盖率国内第一,合作医院超500家。

第7家:科伦药业【技术差异化企业】

主营业务:以输液产品、抗生素及创新药研发为主,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全产业链

技术突破:通过AI技术优化靶点发现、分子设计及动力学模拟,缩短传统研发周期70%

核心优势:ADC 领军者,子公司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达成超118 亿美元合作,核心产品SKB264(HER2 ADC)海外销售峰值预计达100 亿美元。

为杜绝抄袭搬运,最新的详细咨讯,只分享给粉丝朋友,到这里@古今瞭望塔发送消息,找助理免费领取资料!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