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怎么治?降糖清眩方:益气养阴、补肾填精
发布时间:2025-03-31 16:27 浏览量:6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91篇
大家好,有人问自己糖尿病同时血压高有没有能少吃西药或代替西药的中药方。
给糖尿病同时高血压的中医方法,首先我们要看看按照中医的理解,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是什么原因。这两个疾病有无相似或相同的病因病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疾病范畴,病机主要是阴津亏虚,燥热偏盛,核心是阴虚湿热内蕴,属于本虚标实的疾病。本虚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且阴虚可生内热,燥热可灼伤肾阴,两个因素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而高血压呢,属于中医眩晕症、头痛范畴,一般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导致机体失衡导致的。主要病机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而肝肾阴虚,肾水不能涵养肝木,阴虚不能推动阳气,阴虚则阳气相对亢奋,还得不到制约,阳亢会上泛于头窍而出现眩晕、头痛。
所以总结来看,可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因为糖尿病的阴虚为本,阴虚不敛阳,肝阳上亢引起。
而中医里肝肾同源,肾水不足,则肝木没有肾水的涵养,肝阳亢奋,还会盗取下面肾水,久之肝肾更虚。肝阳上亢,乃至化风,虚阳和风邪上扰清窍,所以出现眩晕、头痛。
肾水不足,水火不相济,就会导致心火亢盛,火扰心神,或肝火扰心,所以心神不宁、烦躁不安、睡觉不好乃至失眠。
按照五行理论,肾属水,肝属木,水木相生,肾和肝属于母子关系,因此唯有肾水足可涵养肝木,肝木调畅,气机舒畅,则诸症均好。
从病理胡桑,母病及子,子病犯母,肾虚会导致肝失所养,引起肝阴不足,阴虚而阳亢,肝阳亢奋,所以眩晕血压高。
肝失所养,疏泄异常,让肾之固摄异常,津液直达膀胱,大量水谷精微下泄,引起肾阴,尿液血糖高,这就是糖尿病。
所以糖尿病的同时高血压的也很常见,反过来也一样,高血压也会引起后期合并糖尿病。
好,现在搞清楚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病因,调理思路就出来了,因为二者的主要阴虚,所以养阴为根本大法,要立足于解决糖尿病消渴这个思路同时解决高血压的问题,依据古今中医文献结合几十年的临证经验,中医以滋补肾阴为基础,拟定出下面的经验方降糖清眩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生地黄、丹参、牛膝、山药、麦冬、葛根、天花粉、天麻、钩藤。
这个方子里,山药可养阴生津、补肾固精。天花粉能养胃生津,清肺润燥,这俩药是治疗消渴症的要药,共为君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冬能养阴润燥生津,二者配伍能一个走肾、一个走肺,让金水相生,上下可济。葛根解肌退热,滋润筋脉。丹参活血化瘀,二药相合可相互促进,共为臣药。
天麻、钩藤组成天麻钩藤饮,是调理肝阳上亢的经典方,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天麻可平肝熄风止痛,二药是治疗眩晕的要药。
牛膝作为阴经验,滋补肝肾、强健筋骨,导药(火、血)下行。
全方诸药能益气养阴、补肾填精、平肝熄风,可同时调理糖尿斌合并高血压。这个方子重在益肾,标本兼顾,整体施治,所以降糖降压效果好。
如果血瘀严重,可加三七粉、鬼箭羽。
同时生活饮食上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急躁易怒,不焦虑,不抑郁,合理膳食,少钠盐摄入,不喝酒不抽烟,坚持有氧运动,减轻体重。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10年第8期《 山东中医杂志》吕育才等文章《郭宝荣辨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经验》。#春日领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