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人生:关于《西游记》的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2)
发布时间:2025-03-31 14:56 浏览量:9
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西游记》,其艺术价值是不容置疑的。由此诞生的戏剧、影视作品大都也堪称经典。然而,如何阅读欣赏却是大有学问,既要进得去,又要出的来。下面,接着聊聊关于《西游记》的几个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三、到底谁挑着担?谁牵着马?
八六版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歌有句著名的台词: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一听到这个旋律,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猴子在前探路,唐僧骑马,八戒扛着耙子牵着马缰绳(有时甩着手),沙僧则挑着担子跟在后面”的场景。可原著里是这样吗?不是!原著中,一开始是猴子背着包袱、牵着马,后来陆续收了八戒、沙僧,人多了,行李自然多了,包袱就变成了行李担子。唐僧对三人(怪)是这样分工的:孙悟空负责探路开道,猪八戒挑担,沙僧牵马。(可自行查证)那为什么到了影视剧里变成了八戒牵马,沙僧挑担?
图文无关
答案是这样的:这是古今用人理念上的差异所致。在原著中,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大概率是这样考虑的:大师兄的活别人干不了,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让他开路;二师兄出身野猪,耐力好,让他挑担子最合适;至于沙僧嘛,尽管牵马的活最轻松,可由于老沙身高丈二,几乎是猴子的三倍,和白龙马最匹配(切不可受影视剧影响,原著中的白龙马是由巨大的白龙幻化而成,十分高大威猛,远非凡马可比。)最适合牵马。这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反观现实中,无论什么单位、团队,也不管是领导层还是普通员工,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那就是:“压新规则”,就是说,最急难险重的事都优先安排最新来的人,除非别无选择。这叫“锻炼培养”。老沙你看看,大师兄的活你又干不了,你最后来的,这行李担子你不挑谁挑?就这样,“我挑着担,你牵着马”就变成了“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了。
图文无关
四、是谁把孙悟空的本事弄小了?
多年以来,许多读者对一个问题都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孙悟空的本事前后对比反差那么大?取经时和闹天宫时简直“判若两猴”?对此,众说纷纭,代表性的有:1、荒废说。此说认为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年不能动弹,武艺荒废了,因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嘛。2、敷衍说。核心观点是:大闹天宫时所有的天庭大佬、神兵天将都是为玉帝打工的,出工不出力,面对猴子闹事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于是显得孙猴子本事大;取经时各路妖怪都是老板,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都是全力以赴,这就显得猴子比较“菜”了。
图文无关
两种学说似乎都有道理,但老夫不以为然:武艺荒废了?也许有点。但神魔妖怪之间比拼的可不是武功的招式,而是修为、神通和法术的高低。这些东西恰恰要靠闭关修炼,而不是拳脚练习。五百年不能打猴拳就神通消失?说不通!
闹天宫时天庭的国防力量集体敷衍?
第一,任何一个团队,都不乏认真履职和消极敷衍的员工,不可能偌大的天庭没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员工。以猴子取经时的战力,天庭任何一个大佬都可轻松秒杀。更何况玉帝本人就是顶级大佬,战力不知高出猴子多少层级,举手之间即可将其碾碎。
图文无关
第二,后来取经路上让猴子欲哭无泪的许多妖怪都是大佬们的坐骑、随从,此时它们和它们所偷的宝贝正和主人一起在天上看着猴子闹腾,其中任何一个带着宝贝就能拿下猴子,根本无需主人出手。就是说,就算它们偷工减料、不用全力,也能让猴子束手就擒。所以,这种观点也难圆其说。
那么,是谁把猴子的本领弄小了?
- 上一篇:从手机到宣纸,我们找回的不只是书法
- 下一篇:七修酒店:东方意境里的栖居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