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美,在于适时的取舍|薛宏新专栏531
发布时间:2025-03-30 12:08 浏览量:6
盆栽桃树记
在乡村的宁静与淳朴之中,我总渴望着一丝来自自然的更亲密的接触,那不仅仅是对绿色的向往,更是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深深追寻。于是,在这方小小的院落一角,我种下了一株盆栽桃树,它如一位静谧的友人,静静地诉说着关于生长、开花与结果的故事。
这株桃树,并非凡品,而是我精心挑选的晚熟大蟠桃品种。它的树型中等,果枝不长不短,恰到好处地在这小小的花盆中舒展着身姿。每当春日来临,它便以复瓣之花,绽放出生命的绚烂。那些花朵,如同点点繁星,缀满了枝头,萌芽能力强劲,仿佛每一片新叶都怀揣着成为果枝的梦想。座果率之高,令人欣喜,那一个个尚未成熟的小桃,绿白相间,挂满枝头,预示着未来的丰收。
选择盆栽桃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眷恋。桃树,这生长周期短暂却生命力顽强的果树,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农谚有云:“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白果一百年。”桃树,这早春的使者,总是最早地将生命的讯息传递给世界。而盆栽桃树,更是将这份生命力浓缩于方寸之间,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可能。
栽植这盆桃树,我可谓费尽心思。花盆,不能太小太浅,需得大而深,方能容纳它那渴望伸展的根系。土壤,我选择了完全沙质的,无需添加腐叶,只因我想让这桃树,在最纯粹的环境中,展现出最本真的自我。盆土需保持水份,却又不能过湿,这其中的分寸,如同乡村生活的节奏,需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春日里,阳光透过院落的篱笆,洒在这盆桃树之上。它贪婪地吸收着每一缕阳光,仿佛要将这温暖储藏起来,用于日后的生长与开花。授粉之时,我若见授粉媒介不足,便亲自上阵,用毛笔轻轻蘸取花粉,轻轻地,轻轻地,点在每一朵花的雌蕊之上。这过程,如同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与伟大。
开花之后,便是坐果。这其中的疏果之道,更是一门学问。我遵循着“疏果不疏蕾”的原则,让花枝上的每一个花蕾都自然绽放。花后,几乎每个花朵都结出了小桃,这时,我便需减少浇水,让盆土保持稍微干燥。自然疏果,优胜劣汰,那些生长不健壮的小桃,便在这过程中悄然掉落。当小桃长到花生粒大小时,我便开始人工疏果。强留弱不留,外留内不留,大留小不留,留少不留多,这原则,如同乡村生活的智慧,让人在抉择中学会成长。
那强壮枝条上的果实,我细心地保留着,它们如同我心中的希望,承载着我对未来的期许。而那些弱枝上的果实,我虽心有不舍,却也知晓,只有舍弃,才能让更强的生命得到更好的成长。树冠外侧的果实,光照通风皆佳,我自然留着它们,让它们在阳光下尽情沐浴,享受着生命的馈赠。而那些内侧的果实,我虽怜爱,却也只得狠心摘去,只因我知晓,生命之美,在于适时的取舍。
每当黄昏时分,我总会坐在这盆桃树旁,静静地凝视着它。那枝叶间的果实,如同一个个小灯笼,照亮了我内心的角落。我想,这盆栽桃树,不仅仅是一株植物,它更是我心灵的寄托。它教会了我耐心,教会了我坚持,更教会了我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有时,我会想,这盆栽桃树,何尝不是乡村生活的写照呢?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株桃树,生长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我们渴望阳光,渴望雨露,渴望成长。我们经历着开花、结果、疏果的过程,学会了取舍,学会了坚强。我们在生活的旅途中,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只为那最终的丰收。
这盆栽桃树,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它见证了我的欢笑,也见证了我的泪水。它如同一位老友,静静地倾听着我的心声,给予我无尽的安慰与力量。我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迁,这盆桃树,都将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记忆。
如今,这盆桃树已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每日都会细心地照料它,为它浇水、施肥、修剪枝叶。我期待着它每年的开花与结果,期待着那一份来自自然的馈赠。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期待,更是一份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在这宁静的乡村中,这盆桃树如同一股清流,滋润着我的心灵。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让我相信,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坚持梦想,就一定能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就如同这盆栽桃树,在方寸之间,也能展现出生命的无限可能。
薛宏新男,中共党员。曾出版《小河的梦》《婆婆是爹》《可劲乐》等个人文集,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故事会》《故事世界》《民间文学》《今古传奇故事版》《传奇故事》《古今故事报》《当代文学》《河南日报》《新乡日报》《平原晚报》等数百家报刊网络平台,现供职于原阳县城管局,原阳县乐龄书香团成员,原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