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蜜蜜蒿最得意的时节|薛宏新专栏535
发布时间:2025-03-30 12:14 浏览量:6
在那片古老而宁静的乡土上,有一种草,不惹眼,却自有一股子韧劲儿,人们把它唤作“蜜蜜蒿”。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股子亲切劲儿,像是邻里间家长里短的温暖,又像是儿时记忆里那些甜丝丝的秘密。
春天,是蜜蜜蒿最得意的时节。它不挑地儿,沟边、坎上、田埂缝隙里,只要有一丁点儿土,就能蓬勃生长。嫩绿的小叶儿,细细长长的茎,看似柔弱,实则生命力顽强。一阵春雨过后,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被这淡淡的绿意覆盖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书包往田埂上一扔,就钻进这绿色的海洋里捉迷藏。偶尔,小手不经意间触碰到蜜蜜蒿,那特有的清香便悄悄爬上了指尖,久久不散。
夏日炎炎,蜜蜜蒿也不惧阳光毒辣,它低下头,以减少与烈日的正面交锋,但那绿,却更加浓郁了,仿佛是把整个夏天的生命力都凝聚在了这一片片叶子上。大人们忙碌之余,也会随手拔上几棵蜜蜜蒿,回家洗净了,或是凉拌,或是煮汤,简单几味调料,就能让一家人的餐桌多了几分清新与惬意。老人们常说,蜜蜜蒿能清热解暑,是夏天里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孩子们听了,吃得更加津津有味,仿佛这不仅仅是一盘菜,更是一份来自祖辈的关爱与智慧。
秋天,蜜蜜蒿渐渐老去,叶子泛黄,茎也脆了。但村民们不会忘记它,因为这时候,蜜蜜蒿的种子——那些细小的、黑褐色的颗粒,成了另一种宝贝儿。它们被收集起来,晒干,储存,待到冬日里,便成了一味难得的草药。村里的老中医,总爱用这些种子熬上一锅汤,给那些受了风寒、咳嗽不止的人喝。那汤,虽苦中带甘,却有着神奇的疗效,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馈赠和先人的智慧。
冬天,大地一片萧瑟,蜜蜜蒿似乎也消失了踪迹。但只要你细心观察,总能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一两株顽强的生命,依旧绿意盎然,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时候,村里的人们围坐在火炉旁,聊着家长里短,偶尔提及蜜蜜蒿,言语间充满了感激与怀念。它不仅滋养了他们的身体,更滋养了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质朴与坚韧。
蜜蜜蒿,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植物,却以它独有的方式,融入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它教会了人们如何在艰难中寻找希望,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就像乡下的那些小人物,虽然生活清贫,却始终保持着乐观与善良,用一颗平常心,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记得有一回,村里的老李头,在自家后院无意间发现了一片蜜蜜蒿。他乐呵呵地摘了一篮子,分给左邻右舍,还特意跑到村头的小卖部,买了几瓶二锅头,说是要请大家伙儿喝个痛快。那晚,月光如水,笑声连连,蜜蜜蒿成了最好的下酒菜,也成了连接人心的桥梁。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蜜蜜蒿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家乡的温暖与力量。
岁月悠悠,蜜蜜蒿依旧年复一年地生长、凋零、重生。它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来人往,悲欢离合。而那些关于蜜蜜蒿的故事,也像它本身一样,朴实无华,却深入人心,成为了一代代人心中永恒的记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不妨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那些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或许,你也能在不经意间,发现属于你的那一抹“蜜蜜蒿”绿。
薛宏新男,中共党员。曾出版《小河的梦》《婆婆是爹》《可劲乐》等个人文集,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故事会》《故事世界》《民间文学》《今古传奇故事版》《传奇故事》《古今故事报》《当代文学》《河南日报》《新乡日报》《平原晚报》等数百家报刊网络平台,现供职于原阳县城管局,原阳县乐龄书香团成员,原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