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盈心 助我成长 西宁市虎台中学 七年级(8)班 吴沁阳

发布时间:2025-03-30 02:43  浏览量:8

皎皎明月光,冷冷山中泉。纵观古今,历史湮没在时间长河的尘嚣之中,但那千百年来汇聚的文化力量,永远激励后人——诗文。

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古体诗,再到“少年强则国强”的近现代诗文,每一行文字,都饱含诗意,在我心间镌刻下深深的印象,陪我走过人生之路,让我成长。

不知从何时起,我的书架不再是五彩斑斓的童话书,而是一本本闻名世界的名著,是《红楼梦》中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苦涩酸甜;是《西游记》中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不畏险阻。文学的力量可谓贯穿了我的生活。

儿时懵懂读诗仙李白的诗。那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看见的是他站在宣州楼上,挥手与友人告别;而看不见的,是李白举杯望月,眼中盈盈,泪湿青衫。李白潇洒转身,拂袖弄墨,吟出那千古一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离开纷扰红尘,去寻人生未来。

读诗仙的诗,我心中热血,那潇洒不羁又能如何效仿?

读鲁迅的文,那“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品出的是他对世人的怜悯。深夜挑灯,心中竟全是社会民众的艰辛困难。而那品不出的,是他独坐高坛,却无法拯救世俗的无奈。面对黑暗的旧中国,鲁迅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他果断弃医从文,为了这个动荡的社会而下笔落墨。

读龚自珍的诗,那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看出的是他对人才学士的殷切渴望;而看不出的,却是他心中无处施展的远大抱负,那为国为民的热血始终是令人痛心的。后人仔细品味,竟也会为人才的失去而哗然。

诗文的力量有时让人悲伤,有时令人振奋。在过去几年,诗文总是我最好的伙伴,给予我无尽的力量。

从莺莺的桃花扇,到落落牡丹亭,再到皑皑梨花雪,这就是诗文的伟大,这就是助力我前进的助燃剂。我将会以最热情的态度,深信世间的每一抹诗意。

诗文盈心,我不断前进!

《西海都市报》(2025年03月30日 第A4版:作文园地)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