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开并蒂 | 澳门培正中学师生来绵阳南山中学开展教育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9 12:37 浏览量:9
为进一步发挥川澳两地基础教育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增进川澳青年学生的交流和友谊,搭建文化认同、情感融合的平台,探索具有川澳特色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渠道,应绵阳南山中学邀请,3月27日,澳门培正中学师生一行来绵阳南山中学开展教育交流活动。活动期间,两校师生携手推进“南山一培正非遗蜡染联合工作坊”建设,深度开展书法艺术交流,沉浸式体验非遗制笔技艺,全方位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寻求教育教学合作新径。
一场跨越山海的蜡染之约
3月27日上午,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活动,让绵阳南山中学与澳门培正中学跨越山海相聚,共同探索蜡染艺术的奥秘。两校师生相互学习、彼此交流,编织出两地学子的友谊纽带。染缸里的靛蓝染液,不仅浸染出美丽的图案,更将两地的文化紧密交融在一起。
活动伊始,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蜡刀,蘸上融化的蜡液,在白布上精心绘出心中图案。线条或流畅或曲折,花鸟鱼虫、抽象几何跃然布上。染布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白布浸入靛蓝染液,被蜡封住的部分保持织物的原色,其余则染上深邃蓝色,色彩层次丰富而迷人。
交流期间,南山中学师生分享了自己在蜡染创作中的灵感与技巧,从绘蜡时的精巧构思,到浸染时的大胆尝试,每一步都饱含着他们对蜡染的热爱。澳门培正中学的师生则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与蜡染艺术碰撞出独特火花,展现出不同地域背景下蜡染艺术的别样风采。
一场穿越古今的书法之约
3月27日下午的书法交流活动充满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活动通过精心策划的五个环节,生动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两地师生间的文化交流与深厚友谊。
活动中,非遗传承人罗松现场展示毛笔制作技艺,语文教师袁梦瑶生动讲解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南山中学明轩书法社杨未老师与三江实验学校刘军老师示范其中四个节气的书法创作。生物教师李晓明带领学生进行校园植物观察并指导学生收集花瓣和树叶。活动最后是徽章和书签制作环节,同学们利用书法艺术表现二十四节气,结合植物标本进行DIY制作,将传统文化与自然元素巧妙融合。
本次活动将中国书法与节气文化相结合,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习了书法艺术与制笔技艺,还感受到节气的独特韵味和文化意蕴,进一步了解了植物与节气的关系,激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文化的魅力。
一场声动星河的演唱之约
3 月27日晚上,绵阳南山中学117周年晚会现场,一场扣人心弦的文化交流燃情上演。澳门培正中学的同学们跨越山海,登上南山中学文娱汇演舞台,用深情的歌声唱响《七子之歌》,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悠扬的前奏响起,澳门培正中学的同学们深情开唱。歌声清澈嘹亮,宛如山间清泉,又似林间鸟鸣,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歌声时而婉转悠扬,唱出历史沧桑;时而激昂澎湃,表达爱国之心。现场的师生沉浸在动人的旋律中。
两校师生通过艺术展演相互学习、彼此交流,搭建起一座沟通两地学子心灵的桥梁。一首《七子之歌》,跨越地域界限,让两校学子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充分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与团结精神,激发了两地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未来,两校将开展更加多元高效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川澳姊妹校协同发展,打造常态化合作机制,以科技和艺术教育交流为桥梁,培养两地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