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修?两个月掌握易经的有效方法(风水涣䷺)

发布时间:2025-03-29 01:35  浏览量:7

按:

我读大学时有一个数学老师,北大毕业,今年有80岁,刚好比我大20岁。前几年知道我研究易经,很高兴,不久便把他读大学开始陆陆续续买的《周易》、命理学等十余本书给我寄了过来,表示对我研易的支持。他说他几十年来一直想把周易搞懂,但是一直没有弄明白。希望我能够搞通周易,能够把方法教给大家,少走弯路。

老师的例子很有代表性。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数学教授,有很多数学研究成果,课也上的好,按理说学《周易》应该很容易入门。比如《黄帝内经》这本书不可谓不难,但他很容易钻研透了,不仅用于自己和师母养生保健,还经常教我们这些到访的学生。那为什么《周易》没有搞懂呢?我翻了一下他送给我的易学书,这些书应该是主要原因。

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写书编书的人自己没有弄明白,东拼西凑的痕迹明显;二是解易的方法不对,把卦辞、爻辞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白话了事;三是讲术数的几本书没有讲清易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以周易为主的“玄学”书籍自上世纪初从教科书中排除,让位于西学,没有系统的书籍用于官方教学,民间自生自灭很难有好的著作问世。

有鉴于此,本人为了实现老师的愿望,在广泛学研周易和周易为基础的术数基础上,摸索了一套依象解易的方法,并以此重新解释《周易》,形成《周易质义》。在解易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一套学习的方法《本质易学》,并整理了一套鬼谷子的术数《纵横术数》,传承并运用这种易理。目前这三本书已经整理完毕,待时出版。

当前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周易》也已经进入了教育部哲学学科内容,很多高校和社会机构也在组织对周易的教学。初学者完全可以自修学习。目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可以利用好“本质易道”平台上的64篇解卦文章及几篇辅导文章,可以下载,每天一卦,学习[用质][用理],两月左右既可以基本了解《周易》,初步学会取卦推演,并把易理广泛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

【卦】

物:涣,流散也。离也。(《说文》《序卦传》)帛书《周易》也称为涣卦。涣卦讲处置涣散之道,用处置涣散洪水的主要过程加以说明。

意: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风水涣䷺,上风下水,风吹水散,为涣散。上巽为入,中四爻为口,下坎为水,为洪水涌入。下互震为行,上互艮为止,行止为处置洪水。处置涣散洪水包括涣拯、涣奔、涣躬、涣群、涣汗、涣恤六要素,分别用六爻象言表达。

象:风水涣䷺,下坎险上巽顺,为风行水上,为先险后顺,为亨。上巽木下坎水,木舟行水,为利涉大川,为乘木有功,为利贞。九五为先王,为王在中。得比上九为宗庙,为王假有庙,为刚来而不穷。六三上应上九,得比六四,为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九五、九二会成口形,为口食为颐,为先王用享。上九为天帝临颐,为先王用享于帝。上九为宗庙,下互为震为行,上互艮为手为山为止,为立庙。

言:

[卦辞]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彖辞]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辞]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用:

[用质]涣卦适宜分析处置涣散类事物的发展变化,可以涣拯、涣奔、涣躬、涣群、涣汗、涣恤类似六要素取卦,根据发动之爻或事物相关要素取变分析。

风水涣䷺之五个自变卦为:错卦为雷火丰䷶,处涣成功可获大丰收;综卦为水泽节䷻,处涣需要节制资源;互卦为山雷颐䷚,处涣是为了人民颐乐;杂卦为水风井䷯,处涣会受到环境条件制约;捭阖卦为山火贲䷕,处涣要变成一种文化传承。

[用理]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人心涣散。(《续资治通鉴·元纪·顺帝至正二十四》)

【爻】

初六:

物:涣拯。

意:涣洪将至,拯马撤离。

象:初六以柔临柔,不正无比无应。上巽为入,下坎为水,初六处坎初位,为洪水将至。下互震为马蹄,上互艮山为结实为壮,下坎为马车,为用拯马壮。先坎险后巽顺,为吉为顺。

言:

[爻辞]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辞]初六之吉,顺也。

用:

[用质]初六爻变,持正得比有应,风水涣䷺之风泽中孚䷼,处涣需要诚信有孚,虞吉,有它不燕。

[用理]防患未然。(《论语·卫灵公篇》)拯溺扶危。(《陈书·虞寄传》)

九二:

物:涣奔。

意:涣洪已至,奔向高处。

象:九二以刚接柔,爻变上应九四。九四为上互艮上位为高处,为涣奔其机。由凶向吉,为悔亡,为得愿。

言:

[爻辞]九二:涣奔其机同几,指高丘,悔亡。

[象辞]涣奔其机,得愿也。

用:

[用质]九二爻变,持正得比有应,风水涣䷺之风地观䷓,处涣需要观察下情,窥观,利女贞。

[用理]水往低流,人往高走。(《淮南子·天文训》)

六三:

物:涣躬。

意:涣洪降临,舍己救人。

象:六三以柔临刚,上比有应。两阴临坎水之上,处小颐 之中,为众人众口落水。六三处坎上位上应上六,为六三入水救人上岸,为涣其躬,为志在外。上互艮止,下坎为险,止险为无悔。

言:

[爻辞]六三:涣其躬自身,无悔。

[象辞]涣其躬,志在外也。

用:

[用质]六三爻变,持正比下无应,风水涣䷺之巽为风䷸,处涣忌风,频巽之吝。

[用理]克己奉公。(《后汉书·祭遵传》)

六四:

物:涣群。

意:涣洪之中,群众得救。

象:六四以阴临柔,有比无应。阴比为众,处坎为涣洪,六二、九二会小颐 为人口,为涣其群。颐为颐乐,六四爻变应初六,为元吉。小颐为大离,为光大。

六四为处下互震上位为动为行,处上互艮中位为山为丘,为涣有丘。下坎为水主智为思,上互艮为止,止思为匪夷所思。

言:

[爻辞]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辞]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用:

[用质]六四爻变,不正上比下应,风水涣䷺之天水讼䷅,处涣有可能带来官司,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用理]力挽狂澜。(《进学解》)

九五:

物:涣汗。

意:大涣心齐,王居不散。

象:九五以刚临刚,上比下承。大离 为大口,临下坎为大汗,为涣其汗。大口为大号。流大汗、喊大号为人心齐。

九五为王,为正位。处上互艮中位,艮为门阆,为王居。九五爻变,下应坎中九二,为涣王居。艮止坎水,为王居不散,为无咎。

言:

[爻辞]九五:涣其汗,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辞]王居无咎,正位也。

用:

[用质]九五爻变,不正下比有应,风水涣䷺之山水蒙䷃,处涣需要启蒙育德,童蒙之吉。

[用理]人心齐,泰山移。(《古今贤文》)

上九:

物:涣恤。

意:涣洪过去,远离避灾。

象:上九以刚接柔,得比有应。上九应下坎为担忧,爻变无应为不忧,为涣其恤去。上九临小颐之上,小颐下震为行、上艮为止,有搬出远离之象,为逖出,为远害,为无咎。

言:

[爻辞]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辞]涣其血,远害也。

用:

[用质]上九爻变,持正不比无应,风水涣䷺之坎为水䷜,处涣最担心重坎之险,系用徵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用理]离乡背井。(《汉宫秋》)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