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成语空前绝后
发布时间:2025-03-21 05:04 浏览量:8
空前绝后(kōng qián jué hòu)
- 字面意思:从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
- 深层含义:形容成就、事件或现象独一无二,超越古今,无法被复制或超越。
- 情感色彩:(褒义/中性)多用于强调某事物的独特性,偶含夸张色彩。
典故出处
1. 《宣和画谱·顾恺之》(宋)
- 原文:“顾公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写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不可图画。论者谓其画为‘空前绝后’。”
- 背景:宋代画评称顾恺之的画作技艺登峰造极,后世难以企及,成语由此定型。
2. 《镜花缘》第八十四回(清·李汝珍)
- “今日诸位姐姐如许相聚,实乃空前绝后之盛况。”
- 扩展:用于形容罕见的人或事,增添文学化表达。
结构分析
- 联合式成语
- 空前(动宾结构:超越从前) + 绝后(动宾结构:断绝后来)。
- 逻辑关系:通过时间轴上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强化绝对独特性。
现代用法与例句
1. 科技突破
-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堪称科学史上空前绝后的理论革命。
2. 艺术成就
-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音乐史上空前绝后,至今未被超越。
3. 体育记录
- 博尔特9.58秒的百米世界纪录,或许将成为空前绝后的神话。
4. 日常调侃
- 老妈做的红烧肉,味道空前绝后,米其林大厨都得认输!(带幽默夸张)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独一无二(强调唯一性,如“敦煌壁画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 史无前例(侧重“前无古人”,如“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史无前例”)
- 无与伦比(突出无法比较,如“西湖的秋景无与伦比”)。
反义词
- 屡见不鲜(常见不稀奇)
-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 平淡无奇(普通无特色)。
易错点
1. 错别字
- “空前决后”(“绝”误为“决”,语义偏离)
- “空前后绝”(语序错误,破坏成语固定结构)。
2. 误用场景
- 过度夸张:“这场雨空前绝后,下了整整一天。”(不合逻辑,宜用“罕见”)
- 正确用例:“故宫建筑群的规模与工艺,在中国古代堪称空前绝后。”
文化冷知识
- “绝后”的禁忌
民间因忌讳“绝后”二字(暗含无子孙),偶用“冠绝古今”替代,但语义弱化。
- 西方对照
英文“unprecedented and unrepeatable”(前所未有且不可重复)近似,但冗长,无中文的凝练美感。
- 历史轶事
唐代吴道子被称“画圣”,《历代名画记》评其“空前绝后,独步千古”,暗含对后辈画家的“绝望式赞美”。
相关成语延伸
- 登峰造极:达到最高点(如“王羲之书法登峰造极”),侧重技艺高度,不涉时间维度。
- 震古烁今:震撼古今(如“岳飞抗金事迹震古烁今”),强调影响力而非唯一性。
- 继往开来:继承过去,开辟未来(如“青年应继往开来”),与“空前绝后”形成意义对立。
当代启示
在推崇创新与突破的今天,“空前绝后”既可能是赞誉,也可能是陷阱:
- 积极面:鼓励人类挑战极限,如航天探索、基因编辑等领域追求“空前”成就。
- 反思面:警惕滥用导致语义贬值(如“网红店自称空前绝后”),或盲目否定未来可能性(如断言“某项技术绝后”)。
正如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所言:“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真正的“空前绝后”,需经得起时间与文明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