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2句包含“云”字的诗词,句句陶冶性情

发布时间:2025-03-29 08:23  浏览量:2

01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宋·释守卓《句》

千条江水中各映一轮月,万里广阔天空无云即为万里天蓝。每个人心中自有光明,则心灵澄澈如万里无云。佛偈道破镜花水月,云月本是虚空相,却在众生心头落下万千倒影。

02

风生别浦潮回去,云暗前山雨过来。

——宋·周端臣《重阳後一日偕翁宾阳张敬之江楼分韵得台字》

风自远处江湾兴起,带着潮水退去;乌云笼罩前山,预示着雨水即将来临。自然流转最是无情也深情,大抵人生聚散亦如潮汐,晴雨交替间自有天道轮回,教人且看云卷云舒。

03

云随襟袖来蓬岛,香散房栊宿化城。

——宋·李公麟《和邓慎思初入试院》

云彩随着衣袖飘逸,宛如引领自己来到蓬莱仙境,而香气弥漫,栖息在美妙的化城之中恍若游仙亦参禅,方知净土不在远。袖底云烟与檐角檀香交织,勾勒出文人心中亦仕亦隐的理想国。

04

四郊禾黍未全熟,满眼云山何限情。

——宋·胡胡寅《杨尉见招朱推单令与焉月色甚佳》

放眼四野,稻谷尚未完全成熟,满目层峦叠嶂的山川之间,涌动着无尽的情感寄托农事候天时的焦灼,遇上云山苍茫的辽阔。耕者望云如翻黄历,每一缕山岚都藏着未言说的丰年祈愿。

05

行尽吴山过越山,白云犹是几重关。

——宋·朱熹《吴山高》

跋涉吴山再越过越山,层层白云仿若重重屏障横亘眼前。翻越群山、穿越白云,行路愈远愈知天地无穷,云障原是造化设下的偈语。登临者笑对层峦,山不过来,我便向云深处去。

06

有客持柯石门道,避人避世白云边。

——宋·喻良能《题石榴洞 其一》

有位客人手握竹杖漫步在石门古道,避开人群喧嚣,隐居在白云缭绕的世外桃源。斫开红尘茧,方见云外天。隐者斧声惊起山鸟,振翅处抖落的不是木屑,而是累世积尘。

07

江上青山横绝壁,云间细路蹑飞蛇。

——宋·苏轼《送乔施州》

长江之上,青山如画,横亘着陡峭的崖壁;云端之路弯曲盘旋,仿佛踏着飞蛇攀登山巅。险道蜿蜒如命运伏笔,青山默立似亘古证人。行客踏云而行,方知最安稳处恰在悬崖边的云絮里。

08

休将闲耳听云云,只作深居耳不闻。

——宋·宋伯仁《云云》

不必让悠闲的耳朵沉溺于纷扰世事,只需在深居简出的日子中,视那些嘈杂如云烟一般不予理会。闭户非怯懦,乃是筑起心墙滤尘嚣。檐角风铃摇碎浮言,散作窗前竹露滴清响。

09

鸟度不离青嶂里,客行多在白云间。

——宋·王迈《闽岭遥岑》

鸟儿翱翔在青翠的山峦之间,旅人行走的道路多是在白云缭绕的山谷。鸟渡如人生逆旅,青嶂白云皆是驿站。天地本无锁,囿住行脚的从来都是心头樊篱。

10

浮云相伴身为客,落月应同梦到乡。

——宋·陈着《赋胡贵常所寓西楼》

漂泊在外,只有浮云相伴,每当皓月当空,仿佛能一同梦回故乡。云月最解飘零苦,夜半潜入客子梦。梦痕湿处非关雨,原是乡心化成的白露。

11

飞鸟远归云外岭,赏花频对眼前人。

——宋·薛季宣《春游怀古》

飞鸟远归于云雾缭绕的山岭,人们频繁欣赏眼前的鲜花美景。春游怀古,却在花影里窥见永恒。当飞鸟的轨迹与落英重合,刹那芳华胜过千年碑碣。

12

长眉老仙乘白云,握手授我绿玉杖。

——宋·陆游《五月二十三夜记梦》

一位长眉老仙乘着白云飘然而至,亲切地递给我一根绿玉杖。放翁梦得登云梯,玉杖点地生青莲。老病躯壳忽轻健,原是心头块垒化作了杖头云。

13

曹公长剑一杯酒,邓子孤云万里心。

——宋·蔡肇《和慎思漫兴成章屡蒙子方宠和更辱赠句辄用奉酬》

曹公手持长剑痛饮美酒,邓子则怀揣着孤云般的万里壮志。杯中剑气冲牛斗,云外诗心纳大荒。古今意气相通处,自有金石声在纸墨间铮鸣。

14

浮名绊此身何用,醉眼晴空霭霭云。

——宋·韩淲《次韵伯皋见别》

虚名对我有何用?不如醉眼看那晴空飘过的浓浓云彩。解名缰如卸重甲,抬眼忽见云海阔。原来天地最慷慨,赠人无价清风不用钱。

15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唐·罗隐《魏城逢故人》

连绵的芳草似乎有意阻拦着马蹄前行,美丽的云彩无论何处都似乎为楼阁增添了几份遮掩之美。草木云霓俱成灵,暗护人间未了缘。罗昭谏以无情写多情,道破天地原是痴情种。

16

洞庭叶下愁湘君,不独阳台云雨神。

——宋·王銍《黄州栖霞楼苏翰林所赋小舟横截春江是也曾竑父罢郡画为图求诗》

洞庭湖畔落叶飘零,湘君含愁,不仅仅是因阳台云雨的传说。神女愁思落洞庭,烟波尽处皆泪痕。画舫载不动千年憾,唯余棹声摇碎满江云。

17

柳长花歇夏云初,幽圃寻芳但绿芜。

——宋·宋庠《阴晦残春可惜二首 其二》

柳树渐长,花朵凋谢之际,初夏的云朵刚刚浮现,漫步幽静园林,只见一片葱郁的绿草。春逝的残章写在芜草丛中,夏云漫卷处,诗人弯腰拾起一枚青苔,原来荒芜亦是季节的私语,教人学会与遗憾温柔相待。

18

水从云表济祠来,春冻初消旧堰开。

——宋·宋庠《後池春水初满》

春水从云端落下润泽祠堂而来,冬日的冰冻初解,古老的堤堰重新开启。济祠水破空而来,似天公掷下的银链。残冰碎裂声里,蛰伏的生机正在堰底舒展蜷缩一冬的根须。

19

拈出老谋开宇宙,本来清尚只云泉。

——宋·杨万里《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

凭借深思熟虑开创宏图伟业,始终秉持的是清正高尚的品格,正如那高山流水、云雾缭绕。杨万里为王监簿求诗,笔锋游走于庙堂江湖之间。最妙是砚池墨浪,既能绘就江山万里,亦可晕染钓矶烟雨。

20

诗如春风入花骨,暖日晴云入竹石。

——宋·王庭珪《次韵韩朝美惠砚》

诗歌如春风般唤醒花蕊,似暖阳晴云融入竹石之间,赋予自然万物生命与情感。韩朝美赠砚,王庭珪竟见春意在石纹流淌。原来文心通造化,竹节里藏着未说尽的平仄,待墨香唤醒。

21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宋·王令《秋日寄满子权》

或许轻薄的云并不能带来降雨,而秋天的日头本就自带几分阴郁。王令观天象悟世情,秋云如悬而未决的诘问。期待落空处,有人见萧瑟,智者却窥见蓄势的惊雷。

22

便期脱帽洒风腴,豫宿寒舂絜云子。

——宋·李之仪《次韵王性之见寄佳句》

期待着摆脱束缚尽情挥洒才情,如同春播秋收般早早准备,期待着丰收的时刻。之仪笔下的雅集,连舂米声都带着韵律。最是人间烟火事,经诗人点化,柴灶炊烟竟成流云篆字。

23

空山雨脚随云起,古木灯青啸山鬼。

——唐·无名氏《听琴》

空山寂静,雨滴如脚步般随着云雾升起,古木丛中灯火微青,仿佛有山鬼低语。琴声裂开夜幕,惊起蛰伏的精灵。无名氏听的不是弦音,是太古的魂魄在松涛里借琴弦还魂。

24

昏明不定霜天月,开合无心竹屋云。

——宋·释道璨《和恕斋吴提刑秋阳庵居》

早晚的光亮变幻莫测,霜天的月亮时明时暗,竹屋间的云彩随意开合。禅僧眼中,阴晴圆缺俱是法相。竹帘卷舒间,云来云去不过心镜上的浮光掠影。

25

深山古驿分驺骑,芳草闲云逐隼旟。

——唐·皇甫曾《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在深山古驿站中,车马队伍被分散开来,沿途芳草闲云追逐着疾驰的鹰旗。皇甫曾送杜中丞赴任,见旌旗没入云霭。最苍茫处,忽有白鹭掠过车辙,这天地,终究是草木的疆域。

26

烟崦坡陀青玉案,寺山缥缈白云窝。

——宋·罗之纪《资国院》

朦胧烟雾中的山丘宛如碧玉案几,远处寺山在缥缈白云中若隐若现。资国院钟声撞碎山岚,香客拾级如攀天梯。踏过第一百零八级时,忽见自己的倒影映在佛前青砖。

27

童子穿云晚未归,谁收松下著残棋。

——宋·王安石《访隐者》

童子穿过云雾迟迟未归,不知是谁收拾了松下未完的围棋残局。荆公访隐者不遇,石枰余韵却道尽玄机。胜负未分的棋局,一如人生待解的禅偈。

28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唐·王维《桃源行》

那时只记得深入桃花源的幽深之处,沿着青溪几次三番到达云遮雾绕的丛林。摩诘的桃源行迹,在溪水转折处遗失。千年后仍有渔人,在现实的夹缝里打捞那瓣褪色的桃花。

29

清晓扪萝踏岭云,寒风飞溜湿衣巾。

——宋·陈洙《游云际山》

清晨沿山路攀援,手抚藤萝,冷冽的寒风夹带飞瀑溅湿衣巾。陈洙攀云际山,衣襟凝霜如披银甲。当第一缕阳光刺透雾霭,方知步步艰辛,原是朝圣的仪轨。

30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三峡楼台仿佛沉浸在永恒的日月轮回之中,五溪之地的民族服饰与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浑然一体。少陵怀古,见楚地风云在夔门激荡。异族纹样与汉家冠冕,在江涛里织就斑驳的史诗。

31

细草疏云一径凉,纵吟閒望兴何长。

——宋·曾巩《石门》

清晨小径微凉,稀疏的云彩与草地交织,放声吟诵,悠然远望,兴致盎然。曾巩漫步石门,石隙苔痕都是注脚。最平淡处藏大文章,风过时,连草叶的颤动都暗合平仄。

32

不长凡花不长松,山藏月影紫云中。

——宋·曹勋《题信州月岩寺》

月岩寺藏匿在山中,不生长平凡花草,也不长松树,而是把月影镶嵌在紫色云雾之间。月岩寺的玄机,在花木缺席处显现。曹勋悟得:真正的灵山,不需奇松异卉装点,空寂自有大美。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