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毁前照片在英拍卖,犹如仙境,起拍价高达176万
发布时间:2025-03-28 11:38 浏览量:8
2016年中秋节,英国苏富比拍卖会上,有一件十分神秘的拍卖品,持有者声称它所记载的内容正是遥远东方的最美园林-圆明园被毁前的瑰丽景象。
图来源于网络
这中含糊不清的描述加东方最美园林的强大背景,瞬间就吊足了拍卖场内一众西方富豪的胃口,纷纷举牌加价,都想一睹昔日东方园林胜景的容颜。
于是这组由英国摄影国家费利斯·比特拍摄的圆明园照片,以20万英镑(176万人民币)的天价起拍,创下了拍卖会照片类的新纪录。
然而这场资本的狂欢,实则是一记狠狠砸在中国人未曾愈合的历史伤口上的重锤!这些照片,是侵略者用炮火轰开中国国门后的“战利品”,是殖民强盗们以“文明”之名行文化掠夺之事的铁证。
这些记载了中国人历史伤痛的照片,被堂而皇之的标价拍卖,成为西方资本炫耀“文化霸权”的工具,这又何尝不是对中华民族的在一次凌辱?
图来源于网络
这座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位皇帝持续增建、修缮150余年的大型皇家宫苑,不仅汇集了无数精工巧匠的心血,而且将东西方园林的最高造诣融会贯通,是古典园林平地造园、推山里水的典范,更是中外园林学家一致认定的世界园林艺术独一无二的巅峰。
为了彰显皇家至尊无上的身份,在修建圆明园过程中,清朝统治者还将全国各地搜集上来的稀世奇珍、历史名作等一众宝物都陈列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与一个家族、一个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园林,“一座圆明园,半部清代史”的形容,毫无艺术夸张的成分。
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图来源于网络
然而正是这样一座全世界都难再复现的园林胜景,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了进来,一个洗劫财物,另一个放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在放火的前夕,英法联军以“战地摄影”为名,用镜头记录下圆明园最后的辉煌。而费利斯·比特正是其中之一。它们的镜头看似定格了“人间仙境”最后的光影,实则凝固了殖民暴行的铁证。
图来源于网络
那些被西方富豪拍卖的影像,每一帧都沾染了圆明园的鲜血、浸透了中华民族反对殖民侵略的血泪,这座人类园林造诣巅峰之作的美景,最终只留在了侵略者炫耀战果的相纸上。
而苏富比将照片冠以“艺术珍品”之名高价竞拍的行为,本质上是将中国百年屈辱包装成商品,用“文化无国界”的伪善掩盖殖民原罪,对中国人再一次赤裸裸的嘲讽和羞辱。
图来源于网络
当中国保利集团为赎回兽首支付天价时、当圆明园残垣断壁成为游客凭吊伤怀的遗迹时,将侵略罪证炒作为“稀世藏品”,甚至以模糊照片细节制造神秘感哄抬价格的西方拍卖行,无疑是穿着西装的第三个强盗,用资本力量继续践踏中国人的文化尊严。
图来源于网络
圆明园的照片再美,也掩盖不了西方强盗殖民暴行的本质。它们用血淋淋的历史提醒我们:一个弱小的民族、落后的国家,连自己的文化遗产都会沦为他人定价、贩卖的商品。
今天的我们,不仅要质问“为何中国文物总在海外被天价拍卖”,更要警醒文化复兴必须建立在国家强大的基础之上。那些流散的文物,不应成为西方拍卖行的摇钱树,而应化作激励我们守护文明根脉的号角。
当西方以“艺术”之名消费我们的历史伤痛时,每一个有血性、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该发出怒吼:强盗的后人,没有资格拿我们的血泪装点你们的展厅!